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千年傳說 梁祝馬後代不來往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淒美愛情故事,部份專家認為有一定的真實性,主要是因為,故事的發源地山東濟寧,出土過一塊梁祝合葬時的墳墓墓碑。意想不到的是,當地還有三個村落,分別姓祝、姓梁與馬,這3個村的人,到現在還在為祖先的故事爭論不休。
《梁山伯與祝英台》片段:「千年萬代不分開,梁山伯與祝英台。」淒美的梁祝故事傳唱千古,在大陸山東卻有一個地方,視梁祝為說不得的禁忌。
自稱「祝英台」後人:「祖輩不讓唱,是不是啊,反正不叫唱。」
記者:「有唱的怎麼辦?」
自稱「祝英台」後人:「有唱的就不給他乾糧,也不給他錢,唱戲更不敢唱。」
記者:「要有唱怎麼辦?」
自稱「祝英台」後人:「有唱的就叫他滾啊。」
說話這位,是山東濟寧縣岔河村村民,這個村落的人大多姓祝,在這裡,誰膽敢唱梁祝,就是犯了全村人的大忌諱,因為這裡的人認為他們是祝英台的後人。
自稱「祝英台」後人:「我說(祝英台)是我們老姑奶奶,誰敢唱,多少年來都不能唱,就是孫子輩的閨女,能拿著她(祝英台)唱著玩嗎,不能唱,侮辱!」
祖先的悲劇,當然不能拿來當戲看、當故事聽,在這裡,也曾經出土一塊據說是梁祝之墓的墓碑。
自稱「祝英台」後人:「這塊碑的碑名就叫『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碑文上明確記載在昔日的濟寧九曲橋是祝英台的家,梁山伯的家也有記載,在鄒邑西居村,馬家在鄒縣西庄。」
傳說山東濟寧就是梁祝故事的發源地,當地有人深信他們的祖先祝英台,也有人堅稱是馬文後人。
自稱「馬文才」後人:「我們馬家,從來不跟梁家,跟祝家說親。」
這是離祝家村不遠的馬家坡,據說村民是馬文才的後代,世代不與梁姓、祝姓通婚,在馬文才的後代眼裡,梁祝故事根本就是醜化祖先。
自稱「馬文才」後人:「在那個時代,梁家給馬家難堪,還有祝家,到祝家娶了個空。」
不遠處,還有梁山伯後人。
自稱「梁山伯」後人:「馬家難堪,為啥不忌諱呢,因為她(祝英台),又尋回我們梁家了,馬家娶了親白搭,沒有跟馬家,還是歸了梁家。」
特別的是,這裡的人提起梁況,一點忌諱也沒有,他們認為,祖先梁山伯在梁祝故事裡,雖然病死了,但終究贏得祝英台,也就不計較了。

2008年2月27日 星期三

檳榔西施文化 巴黎藝文邀展

台灣到處可見檳榔西施,這種次文化現象已經引起國外注意,法國巴黎世界文化館,主動邀請高雄美術館以檳榔西施為主題,策劃展覽在巴黎展出。
檳榔西施第一件事,就是把玻璃櫥窗擦乾淨,似乎要讓過往人車看清美美的自己,再吸引客人停車買檳榔。
檳榔西施說:「你好,要給我喝的喔?」顧客說:「對。」檳榔西施說:「謝謝。」這是客人買紅討好西施。
檳榔西施說:「呼叫糖果的老公。」這是西施用無線電和客人交際。
藝術工作者用紀錄片的方式,呈視台灣的檳榔西施文化。一幅幅畫作取名為「聖台妹─檳榔天使系列」,希望大家以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周遭的檳榔西施。
其他作品還包括和檳榔有關的裝置藝術,高美館館長李俊賢指出:「在我們環境裡面,比檳榔西施更情色的太多了,其實檳榔西施有更多的面向,但那個部分,一般人好像沒有特別注意。」
藝術家以不同觀點,表達出台灣特有的檳榔西施文化,這些作品也將遠渡重洋,到法國巴黎展出。特別的是,這是國外主動要求配合的主題,也就是說台灣的檳榔西施文化,已引起國際藝術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