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由簡入繁難 漢字未來在哪

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沛榮,以「漢字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時表示,「制定語文政策不只是教育部的事,也與經濟部內政部等部會息息相關。台灣應該要有職權更高的語文主管機關。」這也是近來一連串與繁簡體字相關的座談、辯論、講座等活動的壓軸總結。
黃沛榮認為「繁體字」是大陸為了合理化簡體字,對傳統書寫方法的「蔑稱」,堅持以「傳統字」代替「繁體字」或「正體字」的講法,也將「簡體字」改稱「簡化字」。
黃沛榮先以一張張台灣店舖招牌,說明許多簡化字早在台灣盛行已久,例如「臺」與「台」等。他說,過去考卷上用簡化字作答,必定扣分,但現在如果有學生將「體」寫成「体」,老師通常會允許過關。
近年來,傳統字不僅在海外中文教育占據重要地位,就連中國大陸也有一股復興風潮。但「由繁入簡」容易,「由簡入繁」卻是大困難,也鬧出不少笑話。
「中國大陸現在寫起傳統字來,只能用錯字連篇來形容。」黃沛榮以數位幻燈片展示他所拍攝的大量大陸商家看板,別字頻率之高、之滑稽,令人捧腹。例如:「美髮店」寫成「美發店」、「麵」寫成「面」、「心臟病」寫成「心髒病」、「鐘錶」寫成「鍾表」而「一見鍾情」反而成了「一見鐘情」。
至於眾人寄予厚望的電腦繁簡轉換技術,黃沛榮在現場放大螢幕上操作,結果「慘不忍睹」。以乾、干、幹,或者髮、發等字組為例,簡體字寫起來都一樣,所以雖可利用電腦將正體字轉換成簡體字,卻不知所云。轉換過的簡體字,也無法再復原到繁體字原來的意思,「簡直是災難。」
黃沛榮表示,他非常擔憂經濟政治的強勢,會使得簡化字代替了傳統字成為中文主流。如何才能使大陸主管機關卸下心防,願意接受傳統字、漢字學者善意的建議,修改確有問題的簡化字,是台灣當局、學者與文化人共同的功課。
問世三百年來,第二度傾官方之力、全面修訂的《康熙字典》,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隆重推出。過去《康熙字典》均以紙本印行,收錄的也是繁體字,但這部對岸新修訂的《康熙字典》則附有光碟,強調下載字典程式之後,無論用繁體字或簡體字都可以查閱,引爆學者熱烈討論繁簡體字孰為正統?何者為優?
繁簡體字之爭,早已延伸到字典以外。像是為了迎接陸客登台,台灣的產官雙方,皆搶印大量的簡體字文宣。而某些強調實用的學校,甚至在大學一年級國文課裡,加入學習簡體字的課程,掀起輿論支持與反對的高分貝聲浪。
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周鳳五認為,現階段台灣應該堅持使用正體字,因為中共的漢字簡化方案,一開始就是在特殊的歷史和政治背景下產生的,是伴隨著救亡圖存、急功近利的思想推行的,並非出於文字演化的規律。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蔡信發則採「盡速統整」,他說,姓氏表示根源,被簡化與合併成簡體字者必須還原。被混同的字也該予以區別,例如簡體字的「云」、「須」、「后」不可代替「雲」、「鬚」、「後」。但蔡信發也說,如果簡體字採古代行書、草書的形體,由於變化不大,可以上溯下推,說解結構,就能考慮納入正式的漢字範疇。
輔仁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初慶雖採「並存」論,卻認為應該以正體字為學習中文的入門,再藉正體字去認識、使用簡體字,因為反之無跡可循、不易跨越。
整理台灣常用漢字和大陸規範用字的同異,統計數量發現兩岸共通的常用字達三千四百一十四個之多,大陸獨特的簡體字只有八十六個,台灣獨有的漢字卻達一千三百八十個,除了數量多,造字規則大致遵循六書等,都是正體字的優勢。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麟,則提出了有趣的「漢字文化圈」看法。他主張,中、日、台、韓這些同樣使用漢字的東亞地區,應該組成並落實「漢字文化圈」的概念,促成漢字的文藝復興。在這前提下,該用繁體字或簡體字,日韓文保留的漢字,也是判斷取捨的重要條件。
中國《漢字文化》雜誌副社長徐德江,反映了大陸某些文化界人士的觀點,他認為,簡體字從古就有,無法廢除殆盡,將來也會再出現。
新加坡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王惠提出的「用簡識繁」,是近年來東南亞與海外華人地區盛行的方便之道,這些地方使用繁體字數百年,卻因受到中國大陸的簡體字衝擊不得不改變。
作家余光中認為,除了學生練習識字,大家手寫的都或多或少有所簡化,何況現在多數人都是用電腦打字,不必在寫字方面過於苛求。
但關於認識字,文人們就都很堅持了,深諳漢字正體字之美的他們表示,台灣應該保持教與學正體和字的傳統,這是珍貴而難得的優勢。

來源:時報資訊,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