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儒學再復興 縱橫2500年

北京世界奧運即將揭幕,世界焦點漸移近中國。全球媒體莫不派出採訪大軍,前往中國轉播奧運,還將藉此機會,全面探討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等面向。
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台(BBC Radio4)則在每年一度的「里斯講座」(Reith Lecture),率先邀請了西方中國史學家、英國籍的耶魯大學教授史景遷(Johnathan Spence),以「中國巡禮」(China Vistas)主題,追溯歷史,展望未來。
「里斯講座」是為紀念英國廣播公司第一任總裁約翰里斯設立。從一九四八年開始,今年已屆60年。歷年來應邀到「里斯講座」主講者,包括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諾貝爾獎物理學得主愛德華艾波頓(Edward Appleton)等世界級人物。
今年四場「里斯講座」,史景遷分別從中國兩千五百年的孔子儒家哲學,跨越中英三百年關係和美國夢想,連接到中國對人體美學與運動的態度和奧運,分別依主題在大西洋兩岸舉行。現場聽眾反應熱烈,提問者不乏專家學者、政客和宗教領袖,充分呈現了這代全球精英對現代中國的關切。
以歷史學者自居的史景遷,面對問題時,雖做簡短回覆,卻未必有答案。鑑往知來,「要了解今日的中國,必需要知道它的過去,」史景遷強調,他的目的不在於侷限於中國所面臨的問題與機遇,也不在尋找答案,而在於引發對中國未來的思考。
第一場:儒家之道(Confucian Ways)
這場講演的地點在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典藏成千上萬寶貴書籍的大英圖書館不僅是英國的「國家記憶庫」,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公元八六八年印製於中國的圖書,也收藏在這裡。大英圖書館和中國的這層連繫,因而成為開講地點。
史景遷引領聽眾回溯到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扼要介紹當時魯國人,也就是今日中國山東省的孔子其人其事,及孔子主張與推崇的理念與治國之道,儒家思想的演變形成。
史景遷認為,廣義的儒家思想,已超越「論語」所談論的問題,譬如僵硬的家庭觀念、敵視女人、輕視商賈和財富,崇尚溫良恭謙、支持重刑和中央集權等。
孔子學說思想經過中國歷代,討伐支持各有之,在毛澤東的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更遭到徹底否定。可是過去幾年,「論語」心得在中國熱賣,「孔子學院」如雨後春筍出現在世界各地。
為什麼是孔子呢?史景遷提出疑問。是否孔子從某些方面而言可以取代毛澤東呢?如真如此又代表什麼?難道中國回到自己的過去了嗎?如果中國重新擁抱孔子,什麼樣的夫子之道,是中國想要的呢?
史景遷認為,孔子思想在毛澤東和鄧小平過世後,復興於當代中國,似乎是中國人已認知到對自己原有寶貴歷史寶藏的破壞,肯定孔子是中國人對歷史表現出的自豪與驕傲。
無論中國共產黨政府推崇孔子是出於中國信仰真空的需要,或者胡錦濤倡議的建立和諧社會之必要,史景遷表示,中國都應因為重新肯定此一寶貴資產,受到稱讚。
演說後的提問者包括英國坎特伯利大主教威廉斯博士、倫敦西敏寺天主教堂莫非歐克諾主教、英國自民黨前黨魁亞敘當勖爵,以及牛津大學現代中國學者、國際人權特赦組織和國際媒體。
問題則包括,孔子將如何評論中國目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分化?儒家思想在中國復興,但共產主義和商業市場概念依然存在,這些相互矛盾的思想,如何支持現代中國?中國經濟自由化,如何讓社會民主化呢?
在宗教上,教宗本篤十六世寫信給中國天主教徒時,呼籲中國政府尊重「真正宗教自由」,孔子如何解讀「真正宗教自由」,中國領導人又如何解讀呢?在人權上,孔子思想復興是否能影響中國接受普世價值觀,如人權呢?
史景遷對以上問題均做了簡短回答。他認為,目前外界只能以個別單一事件的方式來推敲中國。宗教自由和各種主義與概念間的協調都是很困難的事。
而從今年春節千萬人滯留在車站,無法返家的情景看來,史景遷說,他深切的感受到中國存在著很大的危險,現在的中國和過去一樣,面對著多變且艱困的時刻。

來源: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