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日 星期日

0831

籃球火 監獄兔 遊樂區 單車 五分埔 益智遊戲 食譜 九份 林熙蕾

「窯」身一變 (台南)

以火鶴花揚名東瀛的台南縣六甲鄉,曾有上百支瓦窯場煙囪 齊冒黑煙,而有「黑鄉」之名,當鋼筋水泥取代磚瓦、進口取代國產,窯場逐漸消失,傳統瓦窯業者注入藝術新元素,開創六甲瓦窯業的新春天。
六甲鄉的磚瓦製造技術可追溯至明鄭時期,已有300多年歷史,日據時期即享有盛名,曾是台灣閩南式建築材料生產的重鎮,享有「瓦窯之鄉」的美譽,全盛時期,有上百座窯體同時運作,載運紅瓦的牛車絡繹不絕,剛出窯的紅瓦立即被搶購一空。
1964年白河大地震、1977年賽洛瑪颱風,不少窯場被震垮、吹倒,鋼筋水泥建築取代傳統磚瓦,瓦窯業淪為夕陽產業,傳統老師父凋零,窯場紛紛外移,窯場煙囟也像骨牌般地,1支接著1支倒下。
今天的六甲鄉中華路旁,仍可以看到幾座磚瓦窯的遺址,煙囪或許依然屹立,窯體卻因道路拓寬、或年久失修而毀損,湮沒在漫生雜草下,還有在燒製的,只剩3家左右。
承續百年家業的興華磚瓦窯第5代傳人陳世紘,卻不願向命運低頭,2002年底,就與妻子阮潔雯開始投入傳統窯場的轉型,為六甲窯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陳世紘以磚瓦窯業為主體,在傳承閩南式建材外,成立「居廣陶」,注入年輕人的創意,發展出生活陶藝作品,吸引年輕的消費者,也開放場域提供藝術家進場創作,2005年入選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事業,並獲邀社造年會展覽,2006年參加社區博覽會創意生活館展出,如今,陳世紘更是台南縣的生活工藝家,作品被收錄在台南縣政府出版的文化產品型錄「生活創意家」中。
陳世紘正積極籌備1個非營利性質的文化學會,結合地方各項資源,記錄、推廣磚瓦文化,讓傳統瓦窯場不只能燒磚瓦,也是1個有生態、藝術、文化、歷史等複合性功能的場域。

(自由時報)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祕魯挖出木乃伊 1000多年歷史

考古學家前天從秘魯Huaca Pucllana 遺址的古墓挖出一具木乃伊,據信生存年代是在印加文化(Incas)之前的古瓦里文化(Wari)。
這座古墳還有2名成人及1名小孩的遺骸。這是秘魯首都利馬( Lima)Huaca Pucllana 遺址第一個完整無缺的瓦里文化古墳。研究人員相信這座遺址的歷史可以回溯到西元700年。
遺址的負責人佛羅雷斯(Isabel Flores)說:「我們之前發現過其他古墓」,「但是都有洞或遭到破壞。我們從未發現過像這樣的古墳,完整無缺」。
工作人員將這具女性木乃伊用柔軟的紙包起來,再放到木板上。揭開木乃伊的臉,眼眶中出現兩個又大又亮的藍色球狀物。稍早挖出另外2具成人木乃伊,同樣完整無缺。

郎姑開課 大老闆也來學 (台中)

看到郎祖筠,好像看到一個好劇本,當她站在舞台上,揮灑肢體和臉部表情,雖然只是獨角戲,卻豐富的像在欣賞一齣精彩的舞台劇。
昨天台中市新民高中表演藝術科的學生,上了一堂殘酷舞台的戲碼,出題考試的老師,是人稱「郎姑」的郎祖筠,同學以肢體、情緒,演出同學臨時出的題目,有人怯生生,放不太開,有的同學忘情演出,每個表情,甚至呼吸都難逃她挑剔又專業的毒舌考驗。
郎祖筠說,生活就是一場劇,要真心演出每個章節,每個角色的身體,都要有釋放熱情的溫度,從平凡的過日子中觀察人事物,打開創意的金鑰匙。最近到政大EMBA授課,大家都覺得奇怪,表演和企管、行銷有何關係?但是在商場縱橫的大老闆,學習興致高昂,她以百老匯演出多年,帶來龐大商機的舞台劇「歌劇魅影」為例,除捧紅明星,背後是團體經營合作,從舞台技術到行銷,就是一門好生意。
郎袓筠教導過程,也意外讓老闆學生的啤酒肚變不見了,第一堂上身體檢查課,才發現大老闆工作壓力大,站姿不良,肚子凸出來,身材變形成「中廣」,其實,腰桿打直,小腹就不見了。
大老闆學表演,深入觀察對方的表情、聲調,轉化為了解員工心態,帶動工作動力,戲劇搭起頭家和員工的溝通橋樑,郎祖筠說,放下身段演出生活中有意思的情節,讓這些重回校園充電的大老闆增加自信魅力,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人都可以當自己生命劇本中的最佳男女主角。

(中時電子報)

手掌取代皮尺 (台北)

台北國際藝術村及草山國際藝術村今、明兩天首度同步開放,推出數個特殊展覽,包括藝術家使用自己的身體測量藝術村,還計畫用身體測量總統府,還有藝術作品拍賣活動,可上網查詢:http://www.artistvillage.org/或電洽:3393-7377。
草山國際藝術村是草山行館旁4小棟建築,由侍衛宿舍改裝而成藝術家進駐創作的基地,目前由刺繡藝術家黃莉莉、油畫家顏柯夫、加拿大視覺藝術家葛蘭姆毛克禮展開「新森活」藝文運動:台北市湖底路92號。
包括初登場的台北藝穗節新銳藝術團體的生猛製作、石晉華「活過測量」展覽座談、何明桂分享干物女出訪日本的趣事、羅文瑾最新舞作,還有來自韓國的孔泰硯及晉始瑩分別以裝置藝術及多媒體作品,娓娓敘述異鄉人在台北初來乍到的文化衝擊。
石晉華以自己的身體,包括手肘、手掌、指甲、指頭等來測量國際藝術村,他甚至還以口噴威士忌來測量市民大道二段,或是以他的糖尿病指數、藥包、沾血的棉花當作測量單位,他計畫以手腳、鼻子、指甲和指頭等分階段測量總統府,文化局已經協助洽談中。
藝術村還嚴選美國藝術家威廉艾特威3件繪畫作品進行拍賣,其畫作色彩強烈,起標價格從200至500美元

(自由時報)

中研院連署:餐廳禁播新聞

「吃飯時最好不要看電視!」十五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聯合投書院內刊物「週報」,認為中研院活動中心餐廳的電視強力放送電視新聞,嚴重影響他們的用餐情緒,「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新聞像吸菸一樣,妨礙所有用餐人的飲食健康,所以不應該在院內餐廳播放。」
今年七月中研院院士會議上,多位院士就曾對電視政論節目等媒體常見的吵鬧謾罵提出質疑,擔心導致社會充斥語言暴力,因而提案建議政府和各界應正視台灣充滿語言暴力現象,改善這種社會風氣。
研究員聯合投書的文章則強調,學術機構用餐環境都是安靜、和悅的,美國公私立學術機構如此,德國的海德堡、柏林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日本義大利荷蘭的大學也是如此,只有台灣是用電視新聞「拌」飯。CNN、BBC、NHK等國外媒體的新聞播報速度和緩、聲音沈穩,給人平靜、有權威的感覺,台灣的新聞播報則是速度急促,追求緊張刺激的調性,讓人焦躁、不安,長期暴露在這樣的空間,會令人產生焦慮症。
連署人之一的基因體中心副研究員張典顯說,學術單位的餐廳應是文化溝通的地方,他們向餐廳小吃部反映,業者卻說有客人要看,反而請他們去隔壁房間用餐。
研究員陳孟彰抱怨,中研院餐廳電視一直都開得很大聲,影響到中午用餐休息情緒。研究員高明達強調,電視台常在用餐時間密集播出社會新聞,令人不舒服。
中研院院士曾志朗表示,他也不喜歡吃飯有電視節目打擾,日前中研院院士會議的提案,就是希望媒體能夠用更安詳、積極鼓勵的正面態度播放新聞。
不願具名的院士也表示,國內電子媒體令人非議的地方在於常預設立場,會選擇性訪問和報導,立場未必客觀,正確傳播訊息的社會功能也令人存疑。
在該餐廳服務的婦人指出,確有部分研究員多次希望減少電視播放新聞,不過也有人要求看電視,他們很為難。前天中研院總辦事處有派人拿研究員投書給她看,所以已關閉一台電視,掛上故障標誌;另一台則把音量降低到幾乎聽不到,「如果有人想看,也去弄個連署吧!」她說。

(自由時報)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敦南誠品 (台北)

被視為台灣文化地標的誠品敦南店,九月一日起封館改裝,工程長達四十天。不僅要讓敦南店一新耳目,更是這間亞洲首座二十四小時書店,近十年來首次關燈。誠品敦南店是誠品第一家書店,並在一九九九年三月轉型為二十四小時書店,創造出台北獨有的夜書店。明年誠品邁進第二十年,決定為敦南店「小型整容」,由建築師陳瑞憲、姚仁喜操刀。二樓書區變動不大,但包括兒童書區的地下樓層將讓人「大吃一驚」。誠品舉辦「暫別敦南」活動,即日起到八月底推出攝影徵件、記憶卷軸留言牆、書區內拍立得留影等活動。倒數三天,二樓建築書區的一角將化身成攝影棚,提供專業攝影師,二十四小時為讀者提供攝影服務。封館前最後一夜(八月三十一日),誠品將舉辦馬拉松Live band演出,晚上八時到清晨六時以書和音樂陪書迷守夜。●攝影徵件活動網址:http://www.flickr.com/groups/eslite_photo/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年8月22日 星期五

台灣首座紙建築 (南投)

南投埔里桃米社區湖畔,最近悄悄立起一座神秘教堂。這座名為「Paper Dome」的教堂是台灣第一座紙建築,也是第一座來自海外的游牧建築。過去十年,它曾在日本神戶撫慰無數阪神地震災民,如今落腳埔里展開新生命。
由新故鄉文化基金會策畫的新故鄉見學園區,歷時三年完工,將於九月廿一日啟用。園區包含日本建築師坂茂設計的紙教堂,以及台灣建築師邱文傑設計的新故鄉見學中心,象徵兩國建築師的震災經驗傳承。
紙教堂原是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之後,坂茂為燒燬的神戶鷹取教會所設計。當時著手研究紙建築的他,以五十八根紙管做主結構,動員三百名義工搭成橢圓形的新鷹取教堂。這座紙教堂便於拆卸、移動與重建,符合新世紀的環保概念與游牧精神。
十年後,紙教堂功成身退,並在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的推動下,將五十八根紙管運到九二一大地震災區埔里桃米生態社區。他邀請設計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的建築師邱文傑,在紙教堂旁再設計一棟象徵台灣精神的新故鄉見學中心。
鷹取紙教堂是以玻璃纖維浪板構築長方形外牆,訪客經迴廊走入大廳,會感受由屋頂棚幕射入的天光,產生向上昇華的奇妙感受。廖嘉展表示,新生的桃米紙教堂,與「前世」鷹取教堂幾乎一模一樣。
邱文傑表示,見學中心以台灣常見的C型鋼為主結構,卻把鋼彎成各種形狀,讓「彎曲的鋼」和「硬起來的紙」形成有趣的對比。
紙教堂前的廣場將成為露天表演中心,見學中心則做為農民市集、社區營造工作坊與展覽之用。

來源:聯合新聞網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全國漫畫名家創作聯展 (高雄)

「中華漫畫家協會」舉辦的「全國漫畫名家創作聯展」,預定八日至十九日於高雄市立社會教育館展出。
高雄市社教館表示,以往漫畫藝術展覽都在北部舉行,南部地區民眾則較欠缺機會欣賞漫畫藝術創作精品原作;一群熱心、熱情的老、中、青漫畫家所組成的「中華漫畫家協會」,舉辦這項創作聯展展出新創作精品。
這項創作聯展去年八月在屏東縣立文化局展出時大受好評,今年再次舉行新創作精品展。展出作品形式風格不同,利用鮮明視覺傳達出更多元的漫畫藝術,將呈現給參觀者一場盛大的視覺饗宴。

來源:中央社

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美術館新標誌 看攏嘸 (高雄)

高雄市立美術館最近設置了12個創意標誌,有禁止阿魯巴,還有禁止鋼管表演等,有民眾看得霧煞煞,也有人覺得很有想像力。  
大學生看到了,俏皮地學著搞笑動作,意思就是要你不要違規使用柱狀物或是樹木。還有禁止抓走湖邊的鴨子來烤的牌子,更搞笑的,還有要告訴你,這裡是文教重地,跳土風舞可以,可不准有人跳鋼管喔!如果路過這個區域會看到有高手在練氣功,要意喔!  
高雄市立美術館園區,找來年輕藝術家設立了12個創意標示,用圖畫和趣味的文字,擺脫以往制式的告示牌模式,連館長都有塊牌子,園方要大家別這麼嚴肅,用藝術和創意的眼光來看這些牌子,也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來源:華視

木片畫魁星踢斗 (苗栗)

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這一天也是民間信仰魁星爺誕辰。苗栗縣竹南鎮「福祿壽工房」每年七夕來臨前,都會以傳統的木筆來畫「魁星踢斗圖」,為學子祈求金榜題名。
卅多年前起,民俗達人張益銘就用傳統木筆畫「魁星踢斗圖」開啟好運,兒子張楊子承父業,繼續這項傳統工藝。
張益銘表示,魁星是民間信仰的五文昌之一,專管考試的天神,屬文財神,魁星招財圖則被視為吉祥之物。明清時盛行在七夕以木片當筆,畫「魁星踢斗圖」為學子祈求金榜題名。畫魁星需選在文昌日,尤其以農曆七月六日文昌日、七日魁星誕辰兩天最靈驗。早期七夕都有畫魁星的習俗,近年來大部分人只知道七夕情人節,畫魁星反而逐漸被人淡忘。
「魁星踢斗圖」是用木片當筆,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八個字畫成魁星爺的神像,象徵魁星爺「手握彩毫揮北海,腳翻星斗耀南天」的態勢,寓意獨占鰲頭之意。
「福祿壽工房」開放前十位民眾,免費索取純手工畫的「魁星踢斗圖」。

來源:時報資訊

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台北藝術節 九部好戲 (台北)

從八月七日起開跑的第十屆台北藝術節,將於城市舞臺、中山堂與小巨蛋等地,推出九部國、內外好戲。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的印尼神話史詩《加利哥的故事》將打前鋒。這部在廣受好評的戲劇,以其優雅的敘事手法,配合上印尼傳統民謠、祭祀歌舞儀式,道出流傳於印尼南蘇拉威西島上,關於愛情與贖罪的古老故事。
《加利哥的故事》集結八十位印尼演員與樂師吟唱古老歌謠。舞台設計出自威爾森之手,運用紅黃藍三色變化出多種光芒。印尼的手工藝、皮影與舞蹈在他的創意之下,呈現超越國界的詩意美感。
尚有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實驗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帶來的《華嚴經》、《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華嚴經》將以多媒體投射、交錯光影,演出的卻是加上佛教經文唱誦。
南美洲智利的「電影戲劇團」,則將推出《黑暗裡有光》,展現電影結合劇場的新表演形式。
今年唯一舞蹈節目的《茶花女》,由旅居德國廿五年、奧地利格拉茲劇院附藝術總監余能盛帶回的作品。
在國內演出團體部分,還有金枝演社的《浮浪貢開花》、表演工作坊的《這一夜,Women說相聲》與台、法偶劇團合作的《戲箱》。
壓軸演出的是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在黎煥雄的編導下,邀集陳柏霖、蘇打綠、張鈞甯與楊祐寧共同演出。

來源:中時電子報

線上雜誌 月付99元看到飽

有網路業者看準民眾的荷包壓力,推出月付九十九元就能在網路上看雜誌看到飽的經濟套餐,又可透過主題搜尋,看到不同雜誌對同一主題的相關報導,不管吸收新知或查找資料都很方便。
該網站MagV已有數百本雜誌上架,分為休閒娛樂、女性話題、男性話題及上班族四大類,再細分為二十五小類,方便搜尋閱讀,從名牌時尚瘦身、汽車到3C產品等熱門雜誌通通都有。
MagV網站還首創線上雜誌閱讀搜尋功能,將搜尋結果依時間序由近到遠排列,省時省力輕鬆找。
業者強調,MagV網站(www.magv.com.tw)的所有文章,都是經過雜誌社合法授權,內容不只有網頁的文字,而是雜誌整個單元頁面的完全呈現,圖文並茂的視覺效果,增加內容的可閱讀性,是網站呈現方式的大突破,不但保留了雜誌原創的精髓與樣貌,更是對原創者的尊重。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拍正妹 奪法國攝影獎

專拍正妹的攝影達人徐聖淵自費出版攝影集,展示他八年來的正妹精選照片,攝影風格獨特自然!  
拿著相機捕捉路人群最自然的表情,二十六歲的徐聖淵,把擅長拍人像的功力發揮在拍正妹身上。徐聖淵相機底下的女孩沒有職業表情和動作,卻能抓住女人最美的那一瞬間表情。拍攝對象有網拍模特兒、有大學生,或粉領上班族,照片放在徐聖淵的部落格上,點閱率超過三十萬人。  有了網友肯定,徐聖淵把攝影作品集結成冊,這些女孩在鏡頭下和攝影零距的穿透感,讓徐聖淵獲得法國巴黎一項攝影獎的職業類攝影集第三名,也成了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台灣人。當初是為了想追美女投入攝影,徐聖淵哀怨自己還是沒交到女友,但是讓更多人欣賞到美的事物,也是另一項收穫!

來源:華視

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 (嘉義)

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從2005的藝術節形式,至2006年的藝術家駐村計畫,一直到2007年的重點社區投入,不斷打破地域疆界,以社區行動學藝計畫強化各參與社區的串連,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啟動典禮,在民雄鄉福興社區舉辦,特別規劃小型人工生態浮島入水儀式,來象徵藝術與生態的結合。
2008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啟動典禮在悠揚的陶笛聲中揭開序幕,福興社區陶笛班成員不分年齡,沈浸在單純的音樂盛宴當中。嘉義縣縣長陳明文、民雄鄉鄉長陳福成、縣議員林于玲等人一起把象徵多元共生的人工生態浮島,以撐竿方式慢慢推入福興社區生態公園水池內,陳明文表示,生態浮島象徵藝術與生態的結合,表現出藝術不僅能進駐社區,更能美化社區的理想。
嘉義縣政府文化處表示,2008年環境藝術行動從七月進行到十一月,延續把藝術節慶轉型為服務學習的理念,邀請藝術家駐村,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分別進駐於民雄鄉福興、文隆、西昌等三社區,以及大埔鄉永樂及西興兩個社區。
在山區特有的茶文化藝術方面,由張元茜策劃「愛上茶山的品茶人」藝術家駐鄉計畫;海區特有的蚵貝地景藝術則有台大城鄉基金會蔡福昌主持前期規劃,召集藝術家進駐,將利用棄置蚵殼轉化為藝術地景。而社區行動學藝計畫將以行動畫室的方式進入去年參與的社區,如義竹東後寮社區、六腳新厝社區、東石四股社區及民雄環境藝術工作站等。
嘉義民雄旅遊:http://621.travel-web.com.tw/
大嘉義旅遊網:http://chiayi.travel-web.com.tw/20080804_1949095.jpgleft

來源:大台灣旅遊網

重慶男子街頭賣笑

大陸重慶合川30歲的男子鄭余,到重慶市區石橋鋪街,向路人兜售笑容。好奇的市民紛紛駐足觀看,但沒人掏錢買他的笑。
北京晨報報導,自稱全球第一職業賣笑人的鄭余到石橋鋪,開始他的第一次賣笑。鄭余說,超低消費,高級享受,活著就要快樂,這是獲得幸福的唯一秘訣。
鄭余出售的笑容共有12種,微笑、苦笑、皮笑肉不笑、奸笑、大笑、狂笑、含情的笑、回眸一笑、害羞的笑、傻笑……給一元,就可以在這些笑裏挑選一種。如果需要享受全套笑容,則只需要10元。鄭余說,收費只是為了維持日常生活。他還將後腦勺的頭髮也剃成一個笑臉。
鄭余說,他之前並沒有練過笑,只是前晚練了一下。而重慶是他的首站,也是他第一次上街賣笑。他下站還要去拉薩、北京、上海等地賣笑。

來源:中廣新聞網

藝術家的桃花源 (淡水)

沿著淡水的大馬路一直行駛到羊腸小徑,在荒煙蔓草與廢棄工廠之間,一處富藝術生息的聚落豁然開朗,在這兒工作的藝術家暱稱它「下圭柔山藝術村」。
與其說這是藝術村,倒不如用「工廠」來形容,更容易得到共鳴。
這裡曾經是工廠,早年生產陶瓷,產業外移大陸後,喜好藝術的陳姓業主把占地六百坪的廠房,以每坪約百元的低價租給藝術家,如今還有一堆廢陶瓷堆成的小山見證過往。
現在這一帶成為藝術家群聚的樂園,以台灣當代藝術四大天王之一的楊茂林為首,聚集了九位藝術家。
楊茂林像「上帝」般改寫童話故事不完美的結局;何孟娟演繹「白雪公主」的異想世界;常陵以「五花肉」隱喻肉欲橫流的世間百態;陳擎耀從日本的浮世繪圖像衍生「一分鐘浮世繪速成法」;邱昭財以置入音樂盒的互動式雕塑,為硬梆梆的雕塑注入柔軟的遊戲性;留日的曾浩銘以金工雕塑關懷地球暖化問題;剛從嘉義大學畢業的蔡宜儒畫出他胸中的山水。
另一旁的木材工廠裡,新加入的羅展鵬和黃沛涵,袒胸露背穿著海灘裝、比基尼作畫,不是為了耍帥,是為對抗頂樓燠熱無比的高溫。羅展鵬正在彩繪的五百號(一號約一張明信片大小)大畫裡,國軍和共軍,展開玩具槍與真槍的大對決。黃沛涵藉捏揉身體肥肉的狀態,批判把女體物化的社會。
以cosplay式的「白雪公主」扮裝藝術贏得公主封號的何孟娟,已經待在這裡七八年,是目前待在下圭柔山最久的藝術家。她的工作室是個大型攝影棚,也是她的扮相樂園。
175公分高的何孟娟比這裡大半的男性藝術家高,雖然一直扮公主,但「在這裡沒被當成女孩子看待。」而她始終藉由不同的裝扮,揭露女性角色的多面向,與隱藏在外表底下的騷動與矛盾。
「這裡像學校!很多藝術家羨慕我們能夠聚在一起創作。」這裡有一半的藝術家曾經是同學或校友。何孟娟分析,藝術家不像上班族,很自由但又需要紀律,聚在一起創作相互激勵,「看到前輩很打拚,年輕藝術家也互相打氣要繼續下去。」一種「安穩踏實的感覺」油然而生,是這裡最吸引她的地方。
這裡的冬天,梅雨一下就是兩個月,連銅都會發霉,屋頂永遠漏水,怎麼修都修不好。六月底,颱風來襲前夕,陳擎耀為了修補屋頂,在塗瀝青時從屋頂摔下來,骨盆和右手肘骨折,迄今還得坐輪椅。
雖然有熱心的地方政府想提供他們創作場地,但空間不是太小,就是挑高不足,不符合藝術家創作的實際需要。許多藝術家的共同夢想是:「找一片地,蓋自己想要的工作室。」他們心願不大,只希望工作室「不漏水、挑高夠」,何孟娟等人看遍了基隆、石碇、深坑的山坡地,一直在尋找夢想中的工作室。
也有人對刻苦的環境早已甘之如飴,像楊茂林就沒有遷移的打算。他在這裡種樹、養狗,好像落地生根一般,環境不好,他也會念念叨叨,但他創作時會發出噪音,工作室特難找,這裡夠偏僻不怕吵到鄰居,「習慣也就好了。」

來源:聯合新聞網

大陸青春文學熱 登台後全冷掉

大陸青春作家成群,以一九八○年後出生的「八○後」年輕作家領軍,形成「青春文學」潮。從最早走紅的郭敬明,到韓寒、張悅然,乃至新一波的郭妮、明曉溪,個個高居大陸暢銷排行榜。有趣的是,台灣出版社跟風引進,沒想到這些作家登台後個個「雷聲大雨點小」,銷量慘澹。
較早出道郭敬明早被稱為「青春文學教主」,他與韓寒、張悅然等人都出身自「新概念作文大賽」。這些從文學獎崛起的寫手,作品展現一定的文學水平。
後起之秀如郭妮、明曉溪、小妮子則偏向大眾通俗。她們敘事和包裝都接近漫畫,作品分集出版,封面和內頁搭配日系少女漫畫風格的插畫,隨書加贈書籤、明信片等精美小禮。整體的夢幻風格,正適合稚氣未脫的國中生。她們近來更將讀者群從下探到國中生,甚至小學五、六年級生。
正當大陸的「八○後」、「青春文學」等封號滿天飛,台灣卻像霧裡看花---這些名詞的定義是什麼?暢銷背後的成因為何?這恐怕連大陸當地都很難釐清。
大陸文學評論家李敬澤便認為,「八○後」是「極度缺乏想像力的市場、大眾文化和媒體所想出的老把戲」。過去每一世代作家都曾針對成長書寫,他不認為八○後作家對於「成長」、「青春」的文學書寫超越了前面世代,「一批新人出現了,但其實沒有做出真正的新事。」
這股熱潮繼續延燒,美國《紐約時報》今年五月也以「China’s Pop Fiction」(中國暢銷小說)為題報導了郭敬明,並分析他首部作品《幻城》描繪青少年孤獨感,引起了同為「獨生子女」世代讀者的共鳴。
如今青春文學分化出不同類型。從高中輟學成為賽車手的韓寒,作品特具挑戰威權的批判性。張悅然、安意如、安妮寶貝被歸類在言情領域。蔡駿擅寫懸疑小說,郭妮則慣以校園為場景,主打青春勵志而非憂傷孤獨。某些受青少年歡迎、「超熟齡」的七○後作者也漸被納入在列。
台灣出版社早幾年前就已迫不及待跟風引進這些青春作家,沒想到在台灣銷量不佳。大部分出版人分析認為,這些大陸作家所反映的年輕人生活、語言與情感,與台灣仍存有地域差異,無法引起本地青少年共鳴。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8月3日 星期日

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主辦的「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Taiwan Bloggers BoF」(TWBoF)登場,主題為「24H.M@sh.Up.Party!混搭‧狂歡‧派對!」,由部落客們一同展開二十四小時的「Mash Up」網路創意生活。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由台灣著名部落客與數位社群籌組而成,理事長徐挺耀表示,實體活動從上午九時起在台北信義公民會館延續至晚間十時,包括十二組web 2.0服務的「Demomo Show」技術競賽;啟動媒合技術高手與點子主人的「兩人創業小聚」;「Punch Party」的網路話題懶人包。
社會議題方面,仍以網路在公益發展與公民新聞為主軸,邀請聯合勸募以及陽光基金會等社福團體,與民眾分享網路與部落格的經營經驗;也邀請多家地方草根媒體參與網路媒體座談會,一起思考未來媒體發展。場外也舉辦非營利組織網站的「網路健診」活動等。
徐挺耀認為,「網路的行無礙功用能讓人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尤其當現實環境對殘障人士的不便,但網路世界讓他們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因應本屆二十四小時主題,TWBoF自今天午夜零點搶先開跑,到早上九時,已分別舉辦各樣小型網聚馬拉松。邀請到的網聚主持人有「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創辦人喬敬、網路創業觀察家Mr.6、「部落格觀察」計畫主持人之一愛麗絲,以及輔大新聞系副教授陳順孝等。
專題演講則邀請馬來西亞「大馬中文部落格祭」創辦人胡碌豐、中國大陸「中文網誌年會」創辦人毛向輝、「網誌青年運動會」創辦人喬敬與台灣「華文部落格大獎」創辦人郭至禎等,以「笑談華文部落格江湖二三事」為題,探討各地的部落格會議與網路文化。
已邁入第四屆「台灣網誌青年運動會」,今年網羅年度熱門「話題」與「網聚」,徐挺耀說,預計將吸引近千名部落客,活動也將配合文字與網路視訊即時轉播,讓無法參與的部落客也能共襄盛舉。

來源:中央社

村上迷不可不知十件事

2006年,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獲得捷克「卡夫卡文學獎」;由於前兩年得主葉利尼克與品特隨後捧回當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村上即將拿到諾貝爾」的傳聞不脛而走。瑞典消息人士透露,村上近年不在名單上,但這位日本首席人氣作家的國際知名度大幅攀高,西方媒體封村上是「當今全球最酷的作家」;2007年《黑夜之後》英譯本三個月銷售十萬冊佳績,更證明村上成功打進國際文壇,由近日英國媒體大幅報導〈村上迷不可不知十件事〉可見端倪。
2000年六月,有德國文學節目的書評委員對村上的書觀點嚴重分歧,一位當了十二年固定來賓的資深書評家憤而求去。連母國日本對他也有兩極評價:年輕人崇拜他,甚至選讀早稻田大學,好住進《挪威的森林》裡的宿舍;但文學界批評他的作品通俗、太西化。
村上影響力早跨越國界,美國新秀作家蘇菲亞‧柯波拉(《教父》名導柯波拉女兒)的《愛情,不用翻譯》就受村上風格啟發。兩度獲布克獎提名的David Mitchell在日本教書時讀了村上大受影響,他的第二本小說Number 9 Dream隱然是向《挪威的森林》致敬之作,兩本書名都是披頭四的歌。
許多人說《挪威的森林》是日本版《麥田捕手》,難理解的是,村上將《麥田捕手》譯成日文,卻覺得書雖好但不夠完整,「故事變得越來越無望,主角找不到路逃出黑暗世界。我覺得連沙林傑自己也沒找到出路」。村上的主角通常是想活下去的尋常人,直到有不凡的男性指引帶他們進新方向。《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中,主角下班回家在火車上看到神似父親的老人,他跟老人穿越黑暗巷道,置身在深夜的棒球場。老人消失,冷風中他站上投手丘跳起舞來。村上對日本愛恨交織他瘋迷西洋音樂,抱怨日本傳統文化很無聊,父母都教日本文學,但村上愛讀通俗小說。1987年《挪威的森林》一夕爆紅,他深受不安困擾,隔年底他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日本媒體報導標題是「村上逃離日本」。但他也說:「我想過自我流放,但我是日本作家,這是我的土地。你無法離開你的國家。」
從大學畢業到1981年靠寫作維生前,村上的正業是開爵士樂酒吧。喝酒在他書中多是負面形象,他以酒精象徵罪惡,但村上愛喝啤酒。「我開酒吧時,站在吧台後必須陪客人聊天,偏偏我是不愛說話的人。我發過誓,一旦不開店,我只和真正想說話的人說話。」他一直拒絕上廣播或電視節目受訪。
1978年四月一日,村上到東京明治神宮球場看棒球賽,美籍選手Hilton揮出全壘打。當下,村上決定寫小說,「那是種溫暖的感覺,現在我心中仍能感受到。」當晚他動筆寫處女作《聽風的歌》,有許多日後村上小說頻頻出現的元素:英雄是年輕男人,孤立、簡單、待業,女朋友有孿生姊妹(村上對面貌相像的人有好感),細膩寫煮飯、吃喝、聽西洋音樂細節,情節極簡又極複雜。因是開店空檔寫成,破碎且跳躍。
他的爵士樂酒吧叫彼得貓(Peter Cat),許多小說都出現貓,暗示奇怪的事就要發生。《發條鳥年代紀》中,失蹤的貓開啟一連串超現實事件;《海邊的卡夫卡》中,主角昏迷醒來發現自己有和貓溝通的能力。村上迷音樂書名都和音樂有關:《挪威的森林》是披頭四,《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來自納京‧高,《舞舞舞》是「海灘男孩」的歌。《發條鳥年代紀》三部曲分別是羅西尼、舒曼和莫札特樂曲名;《1973年的彈珠玩具》中,占領大學建物的革命學生發現古典音樂庫,每晚都聽。記者到村上住處,發現一間房裡排滿七千多張黑膠唱片。村上三十三歲開始長跑,想減去戒菸增加的體重。最佳成績是1991年紐約馬拉松:三小時二十七分。一百公里超級馬拉松跑十一個小時,中途幾乎不支倒地。他形容第二次跑超級馬拉松近乎宗教經驗,此後不再嘗試。「幸運的作家一生也許能寫十二部小說,我不知道還能再寫多少,希望再有四、五本。但我長跑時感到不受限制。」每天四點起床,寫四小時,再跑十公里;村上希望他的墓誌銘寫著「至少他不是用走的」。 村上超浪漫男主角往往遇到美麗卻又神祕、困惑的女子,發生肉體關係因而改變。村上筆下的愛微妙令人奇想,但女角不是幽靈一般就極脆弱,由遠方給男人寫囉嗦的長信,不是想自殺就是自殺成功。1971年結婚,村上透露不確定是否做對了,「我和我太太不一樣,我不喜歡有人作伴。我結婚多年,經常處在戰鬥狀態。我習慣一個人,也享受一個人。」

來源:聯合新聞網

YouTube 改變爭取注意的方法

鮑斯(Sandra Boss )與越來越多人一樣,利用線上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來凸顯自己的訴求,她把自己的錄影畫面貼上YouTube,呼籲涉嫌綁架女兒的前夫,趕快把她放回來。
洛克菲勒因為綁架小名史努克斯(Snooks)的芮伊,而遭到聯邦調查局通緝。芮伊原本與鮑斯住在倫敦,被綁當時正在美國波士頓。
媒體研究公司comScore高級分析師李普斯曼(Andrew Lipsman)表示,YouTube正逐漸改變人們尋求各方關注及同情的方法。「我認為(網路)讓一般人也能將訴求傳達給非常多的人,即使他們透過電視,也無法觸及這麼多觀眾」。

來源:路透社

頭路難找 新人甘願做白工

工作有多難找?近來產生一種怪異現象,社會新鮮人為求順利「卡位」,甘願先進公司「實習」數月,不支領薪水。部分業者也抓緊這種心理,在求才資訊註明「試用期間不給付薪水」,或直接徵求「實習助理」,尤以公關、廣告界最嚴重。
小婕(化名)兩年前畢業於政大廣告系,隨即投入就業市場,名校的光環沒有多大助益。一心想從事公關業的她,好不容易在學校老師牽線下,進入某公關公司「實習」,雙方約定前三個月不支領薪水,期滿後再視表現決定是否留任。
小婕坦言是自願的,為的是爭取成為正職的機會。三個月的實習中,她每周工作三到五天,一天至少八小時,遇到活動多忙不過來,也可能加班到十二小時。她做的事多很瑣碎,「跟工讀生沒什麼不同,就是打電話通知媒體參加記者會、寫紀錄和整理資料。」
三個月過後,公司認為她表現不錯,願意用她,但月薪價碼竟然只有「一萬八千元」,還必須先約聘一年。小婕覺得公司欺負人,當下決定走人。
同實習的同學則在該公司待了兩個月才離職,「這個同學工作五個月,只換得三萬六千元!」
「只能當作買經驗!」小婕說,畢竟雙方你情我願,幸好家裡經濟還過得去,尚能負擔生活開銷。但她也直言「信義為立業之本,連自己的員工都要百般刁難,這種公司也沒必要待下去!」她以自己的經驗提醒社會新鮮人,對這種「實習」的條件,不要抱有太大期望,陷阱實在太多。
目前在雜誌社工作的小林(化名),一年前從知名國立大學畢業,本想出國留學,但經歷半年嘗試,仍無法錄取理想學校,她決定先進入職場汲取經驗。但四處投遞履歷,苦無回音,只有一家新成立的網路媒體給她面試機會。
對方開出的條件是,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從早上十時到晚上六時,月薪二萬元。見到林同學面有難色,面試主管說:「公司原本用工讀生就很好用!妳職稱上是正式員工了,還需要那麼多薪水啊?」林同學相當不服氣,和其他面試者打聽,才知道有人更慘。主管直接跟他說:「目前沒有缺額,若還是很想試試看,不妨先來『實習』。」實習是不支薪的。
文化大學新聞系的小婷(化名)大四時就急著「卡位」,在介紹下進入某平面媒體擔任地方記者,起初跟著資深記者採訪,一個月後單獨行動,公司將兩個鄉鎮交給她「管轄」,負起責任。
小婷的工作與正職員工無異,但頭銜依舊是「實習記者」,只有稿費,沒有薪水,平均一個月只有三千多元,連汽油錢都不夠。三個月後,公司才將她納入正式編制。「辛苦歸辛苦,想想許多同學至今仍找不到工作,就覺得很值得!」
瀏覽各大人力銀行網站,便可知如此苛刻的條件並不罕見。
一家位於台北縣新莊的企畫業者在「職務說明」一欄即寫明「本職務為實習學習性質及新人養成教育,實習期間公司供應午餐,每日五百元車馬費。」以一個月以工作二十天計,月薪一萬元,工時卻和一班上班族沒什麼不同,「朝九晚五」一天八小時。

來源:中時電子報

菁寮散步市集 重塑風華 (台南)

百年前的菁寮老街商賈雲集,藉由「菁寮散步市集」正可重塑風華。
菁寮散步市集活動,源自菁寮聚落集結成市的歷史發展脈絡,除了歷史悠久的產業與商家,搭配結合現代創意的老手藝,例如稻作文化、社區手工藝、藝術創意等不同主題性活動,引介其他社區產業和團體前來交流和對話,攪動社區和激發想像力,提供未來聚落活化策略。
活動內容包括走訪傳統手工老店,提供免費導覽服務,參訪聚落傳統老店和相關文化資產,例如棉被店、鐘錶店、餅店、冰店、西裝店、自轉車店、打鐵店、鉛桶店、沖印店、碾米店、麵線店、理髮店、台客袋、醬油廠等。
稻草與藺草的編織雙重奏,有草編工藝交流、集體創作和DIY,邀請南投草鞋墩工坊展示稻草編織創意,以及菁寮在地墨林農村文物館藺草編織媽媽編織工藝,如手作稻草鉛筆DIY、草編健康草鞋和藺草編織示範教學以及百鹿圖集體創作等。
手工達人設計菁寮,工藝創作達人沈士展、宋健誠、陳素月設攤、品嚐菁寮在地風味小吃、農村武裝青年樂團演出等,活生生的演出菁寮的歷史記憶。
無米樂故鄉菁寮百年老街,在新營崛起之前,是往來台南府城、諸羅縣城古官道上的中途驛站,商旅多會在菁寮留宿一夜,逐漸結市,至日治時期,1919年菁寮信用組合設立,菁寮更成為後壁地區金融業務中心,1930年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完工,農產大幅增加,碾米廠相繼成立,菁寮成為當時後壁地區最重要、最繁榮的貿易商圈。
更早之前,菁寮地區自清朝即為染料重要產區,船舶可經由八掌溪行駛至菁寮,日治時期甚至被建設為全台模範庄頭,除了一般較普遍三合院民宅、商店街老建築,也有許多古厝大宅第,百年老街的阮家古厝列入古蹟。
也因為菁寮地區文化資產環境豐富多元,文建會補助「菁寮聚落活化與再生計畫」正式展開,最重要的目標是促進居民投入、參與,建立在地認同與文化意識。
活化與再生計畫由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新營社區大學共同執行,目前在無米樂崑濱伯種子店旁設立工作站,定期提供文化活動,如首度呈現的散步市集,以及每月召開的社區說明會,整合公共設施改善計畫等。
新營社區大學主任張文彬表示,籌辦活動最重要的不是吸引外來遊客,而是希望吸引在地居民投入,讓市集成形並永續經營,而非1日活動。
計劃內容還有文資環境調查及整合規劃,例如菁寮聚落變遷史調查研究、八掌溪流域文化生活圈調查研究、菁寮庶民文化生活史調查如酒家、戲院、市場等生活文化調查研究、蒐集和整理以菁寮聚落為拍攝場景之電影和電視劇、傳統藝術與民俗活動調查、建立聚落人力資源庫等。
也將輔導地方產業發展,推動生活博物館,如傳統老店包裝設計及研發、通路和行銷等,計劃以棉被館作為生活博物館第1年度營造示範點。

來源:自由時報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血腥屠宰場 蛻變時尚城

不做沒特色的生意!上海兩大老建築,以最詭譎的前身,變身成嶄新的創意基地。
廢棄的舊廠房、昔日血腥的屠宰場,紛紛穿上時尚新衣,蛻變成為穿越古今的創意園區。大陸這場改造風潮雖以北京798為規模之最,但是其發源地最初來自上海,目前有超過70個創意基地。原本沒落的工業用地,重現生機,包括由紡織廠改建的齊聚畫廊、藝術家的M50;前身是麵包廠的紅漕南路9號等。
即將成為話題的是將於今年十月開幕的1933,定位為創意、設計中心,招商相當嚴謹,拒絕復刻、擺脫理所當然,以「不做沒特色的生意」,呼應獨特的建築外觀。
八號橋也是佼佼者,特色莫過於連接園區的天橋。大量的玻璃門窗,營造明亮視野,各國企業進駐也好像八國聯軍的對話,也成為資訊流動的平台。

上海1933小檔案
 ★前身:屠宰場、製藥廠
 ★面積:3萬2500平方米
 ★地址:中國上海市虹口區沙涇路10號、29號
 ★錢景:兩年內租金暴漲10倍!一坪飆至7000台幣/月。75年前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廠,75年後成為上海最具規模的改造項目,暫定為四類保護建築。

台北市長郝龍斌日前參訪上海,直誇當地的發展經驗值得借鑑,包括由歷史文化建築重新改造而成的「1933」。此建築因創於1933年而得名,如今結合設計創意、生活、教育三大元素,內有五棟建築、3萬2500平方米,主樓設計外方內圓,中央的圓形場域占地1500平方米,高低錯落的24座廊橋連接四方,有如迷宮一般,但其空間、層次感依舊俐落分明。
■英式設計重新混搭
建築充滿裝飾藝術風格,外觀有幾何圖形點綴,由英國建築師設計,中國建築商余洪記以英國進口的混凝土建造而成,當時是遠東地區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中心(用白話解釋,就是屠宰場),70年代改建成製藥廠。
走進1933,踩著還有蹄印的「牛道」,就是牲畜要赴電宰刑場之路,斜坡上上下下,連廊的功用發揮類似滑梯的作用,連結屠宰肉品的程序,如今也還可以看得到幾處鐵柵欄等工業元素,不過後頭已經沒有待宰的牛羊,取而代之的是時尚店家。
經過重鋪地板、頂端加蓋玻璃帷幕,當年地下室牛隻休息的牛圈,變成大亨雲集的頂級俱樂部。位在四樓的肉品加工區,變成展演時尚活動的空中舞台,可以透過玻璃從四樓透視到一樓,已經風光舉辦過法拉利F1派對、保時捷60周年紀念活動…。
■虹口區政府 主導改造
昔日牛羊的地獄之路,成了品味時尚的餐廳和酒吧,取代的是獨特的空間結構,也提供創作的靈感,吸引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進駐。
從去年開始建築面臨大變革,這也是虹口區政府的大計,虹口本來就以文化、知識為傲,魯迅、翟秋白等文人都曾在此定居過,藉由1933的改造,期待重返昔日人文風華。
■牛羊刑場 反而創造話題
由虹口區的人民政府與眾桁企管公司、上海創意管理中心三方合作打造的1933,如今浴火重生,負責開發和管理的眾桁董事長劉恩沛,也是上海地標「外灘三號」(上海奢華代表,亞曼尼旗艦店、頂級SPA、餐廳所在地)的創始人。
談到屠宰場的前身,劉恩沛不認為是建築的歷史包袱,「90%的人還覺得這樣的背景很有趣哩!」顯見禁忌與迷信都不敵人們追求時尚的慾望。
目前進駐上海1933的客戶有以江浙菜聞名的蘇浙匯、名廚陸唯開設的50年代牛排餐館、法拉利俱樂館、遊艇俱樂部等,管理單位還成立活動委員會,創意者經核定通過,得在一到三樓的展覽區域免費展出,目前招商已達60%。

八號橋小檔案
 ★前身:汽車零件製造廠
 ★面積:2萬400平方米
 ★地址:中國上海市建國中路8號
 ★錢景:總投資成本1億人民幣,年回收超過2000萬,預計五年內可以回本。然而其場地租期長達20年,未來15年的租金將全是獲利。

這裡有八棟樓,跳過中國人禁忌的「四」號,一到八號樓在同一區塊,九號樓單獨在另一邊,中間隔一條建國中路,兩邊則用天橋銜接。
■以天橋架構建築趣味
總面積2萬400平方米,分兩階段完工,2004年12月開始八號橋的旅程,直到2007年1月竣工,建築饒富趣味,常處於滿租狀態,不但成為時尚創意中心,也是工藝藝術旅遊的新景點。
從一號樓逛起,明亮的空間沒有壓迫感,比起一般寫字樓多了清爽俐落。每一號樓各自獨立,有「橋」相連,有電梯可以直達頂樓,有城市裡難得開闊的視野,及一大片空中休憩的園地。
為什麼以「橋」為名?除了連結兩區塊的天橋已然是地標象徵,更深刻的內涵是連結了今昔,宛如過去和現在的對話,也是國內外時尚文化與創意的橋樑。
■老磚牆交錯時尚落地窗
前身是汽車零件製造廠,共有八棟舊廠房,如今建築建構不變、產權不變,土地性質不變,過往滄桑結合今日文明,硬梆梆的冷調廠房,如今以厚重的老磚牆和富時尚感的落地窗並存,規劃手筆富人文氣息,很對創意產業胃口。
■創意菁英匯聚人文氣息
創意設計公司齊聚,建築、室內、動漫、產品、服裝、廣告、企業形象等類別
目前進駐八號橋的客戶,有設計金茂大廈的S.O.M、英國建築師事務所ALSOP、香港導演吳思遠電影工作室(拍過李小龍傳奇)等,共71家,呈現滿租狀態。但有錢也不一定進得來,出租條件中明示:一定要是創意相關的產業。台灣也有業者進駐,專門研發電腦遊戲的維京科技就有單位頗大的辦公區域,佔了一層樓,展現在大陸發展的企圖心。

創意產業振興了經濟,廢棄沒落的舊廠房,掛上創意兩字重生,常有寸土寸金的逆轉演出。創意園區的成立也直接提供了工作機會,以八號橋的規模來說,起碼也多了一千個職缺。
但是一窩鋒的下場,首先面臨的是定位、把關的問題,每個園區都標榜「創意」、「設計」,但是能有周全規劃的有幾處?管理單位、政府機關的主事者又有幾人真的懂創意?不清楚的定位就無法集中火力!非專業的管理者,怎有能力行銷國際!
外界也對創意園區有「炒作」質疑,原本破舊的工廠,改造重建加上大肆宣傳,租金跳了好幾倍,吸引來的不是功成名就的商家,就是注重門面、有高利潤的企業,真正想做創意的產業,反而卻步。

來源:時報資訊

獨鍾男體 顧福生倘佯無人海灘

旅居海外近半世紀的台灣現代藝術先驅團體五月畫會健將顧福生,已七十三歲了。他斯文高雅,眼神仍然有種少年式的內向純真,彷彿是個害羞靦腆的男孩靈魂,裝在清瘦老人的身體裡。顧福生一生都畫人物,身體是最常出現的主題。
顧福生筆下優雅修長的男性體魄,展演著自在、充滿張力的自由與動能美感。而男體形象的轉變,彷彿反映著顧福生幾十年來的異國的心象。
一九五○年代,東方畫會和五月畫會是當時台灣美術界中前衛藝術的代名詞。這群藝術家試圖結合中國水墨傳統和西方藝術,創造出獨樹一格的現代視覺語言。身為五月畫會創始成員的顧福生也如是。
最大的不同的是,他喜歡表現人體。他總是將人物扭曲、變形,塑造出孤獨、青澀的苦悶感,還出現無頭的人體,在當時保守的年代,相當震撼人心。
「我們都靠面孔來辨識一個人,沒有頭的人就是單純表現『人』而已。」顧福生解釋,「我的創作都是表現當下的情緒,也許當時的感情和存在主義有點相關,但我並不是讀了存在主義的書,才畫出這種形象。」
對顧福生來說,繪畫是他內心世界和夢想的投射,他的創作從來不太著墨外在環境的變化。他從年少時就展現強烈的藝術才華與敏銳度,始終是個害羞內向、敏感而話不多的人。
顧福生的父親是顧祝同將軍,雖然出身軍人之家,但他從小對文藝最感興趣。所幸父親相當開明,給予大力支持。
顧福生說,他小時候學科不好,只愛畫畫。中學畢業後,先是跟著當時師大藝術系主任黃君璧學水墨,「黃先生的學生都是貴太太,包括蔣夫人,就我一個男孩跟著一起上課,很不習慣。」加上水墨都是從臨摹下手,顧福生對臨摹興趣缺缺,黃君璧只好幫他介紹西畫老師,也就是當年在師大任教的朱德群,顧福生就此走上創作一途。
「朱先生是這一生影響我最大的老師,他為我打下紮實的繪畫基礎,對我日後表現人體時更加方便。」
顧福生筆下的人體以男性居多,早期甚至多以自己當模特兒。「我是男性,男體對我來說當然最熟悉,加上年輕時也沒錢請模特兒,所以就畫自己。」
一九六一年,廿六歲的顧福生想出國增廣視野,先到他心中的世界藝術中心巴黎住了十八個月,轉往美國紐約,美國的開放和友善吸引他定居,輾轉居住了不少城市。
顧福生畫了很多處於運動狀態下的男體,尤其是廿八歲遷居美國後,友善、自由的生活與文化環境,讓他擁有更大的創作自由。他的藝術表現走出年輕時的苦澀,大膽嘗試利用各種媒材拼貼,包括彈珠、寵物玩具、花桌布等手法。
人體還是主要的表現題材,這時候的人體出現了翻滾、跳躍、飛翔等如體操般的炫技動作。「這些動作展現人體的自由表現,是我個人對自由的一種追求吧。」「我小時候體育科目常不及格,所以對身體能自由律動格外嚮往吧。」
他在美國有正職的工作,為仿古版畫手工上色,也和友人合開出版社,他擔任美術設計,工作之餘就是畫畫,也看電影、聽音樂,頗有深居簡出的意味。一直做到六十五歲退休。
「畫畫是我最喜歡的事情,我很幸運不是倚賴賣作品為生。」或許也因此,顧福生的創作始終能保有某種純粹度,以及他極力追求的「自由」。
老先生面對陌生人時顯得侷促不安。他說:「我喜歡簡單、清靜的生活,一個人很自由,也很輕鬆。」
近作《心中淨地》裡,一具男性軀體中,生了一片無人海灘,說盡了他心中永恆的夢想:「這是我想像中的天堂,沒有人的世界相當平和。」

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年8月1日 星期五

台南七站樂讀站 好書分享

台南火車站等七個地方設置了「樂讀站」,提供書籍給民眾自由閱讀,主辦單位台窩灣樂讀協會希望拿到書的人「分享而不藏私」,看完後把書放回,讓更多愛書人分享書中的美好。
本活動將於八月二日在台南火車站正式起跑,除了授予樂讀站證書,並備有即將去旅行的書籍讓民眾索取,發起人之一的台南市立圖書館館長葉建良表示,喜愛閱讀的人通常有收藏好書的習慣,但一段時日後,坐擁書城,從書的角度來看,就是被禁錮起來,無法認識新朋友。「台窩灣樂讀協會」舉辦「樂讀之書去旅行」活動,就是希望將好書解放出來,與別人分享。
初步設置了七個樂讀站,包括火車站、機場、新樓醫院安南分院、佛光山南台別院、東豐路魚羊鮮豆、三皇三家及慶中街咕嚕咕嚕餐廳。
各個樂讀站都有一群認養人,他們會將自己讀過的書釋出。台窩灣樂讀協會正在推動每個月閱讀二十個小時的運動,號召更多樂於閱讀的朋友加入認養樂讀站,甚至成立新的樂讀站,將每個月讀過的書放出去旅行。

來源:中廣新聞網

收藏的慾望法則

真正懂時尚的人,是有系統的、有智慧地典藏精品,而不是盲從。
資深精品從業人員的真實購買經驗裡,享受買精品的樂趣別無二字,就是「專心」,也就是從喜好出發,系列性的增購精品。
★從喜好出發 「專心」收藏
卡地亞廣告公關部總監唐頻從工作初期,就專心買素面經典包,「是好牌子,才能用最簡單的材料設計出經典包。」
Just Gold台灣區行銷經理朱曉蓓專搜鞋跟搞怪的高跟鞋,已超過2百雙,她引用時尚前輩名言說:「漂亮的鞋跟就像香檳杯,光拿起來欣賞就漂亮。」
唐頻說:「買一個包是一筆很大的費用,如果買,卻不知道為何而買就可惜了,就算炫耀也要有炫耀的道理。」她堅守素面包款主路線,只買素面而且「有故事的包包」。
★聰明購買 不被精品奴役
朱曉蓓則是在5年前的買鞋子過程,發現自己購買的鞋跟都是有特色、閃亮的高跟鞋,從此不再買低跟包鞋或芭蕾舞鞋,專心搜集「怪跟鞋」。她們在精品界從業10多年,早已不被精品奴役,衍生出聰明購買邏輯。
 唐頻(卡地亞廣告公關部總監)
 我只買:有質感、素面的經典包款
 我不買:太流行的包款
唐頻早期在服裝品牌當採購,又曾任職LV、FENDI等品牌,包包應該滿倉,卻「僅」有20多款。她對素面經典包款情有獨鍾,最愛是帶有淺淺水波紋的LV Epi系列,原因是:很務實,「沒有明確的logo可以辨認。」
★因為赫本 愛上LV Speedy
她開心表示,因為偶像奧黛莉赫本,所有LV包型中最喜歡Speedy。「當年Speedy最小只有到30公分,但赫本個頭瘦小,覺得手拿有點大,是在她建議下才出現25公分款式。」
★有故事 才能打動人心
講到赫本,唐頻補充說這些故事也是買包的附加價值之一,而「我會了解一季各品牌所有品項,然後從中挑選適合的經典款,可能是LV、FENDI或自家的卡地亞。」唐頻帶來的LV、LOEWE等包款放在一起,同質性很高,她笑說:「主要是顏色的關係,我的包多半無色彩,就是黑、白、卡其或焦糖色,就像一個色塊,能夠融入每天的穿著。」
 朱曉蓓(Just Gold台灣區行銷經理)
 我只買:Bling Bling、花朵設計,鞋跟搞怪的鞋款
 我不買:低跟包鞋或芭蕾舞鞋
朱曉蓓笑說媽媽很早就幫自己設下了買鞋高標準,「我忘了是去參加高中還是大學畢業典禮,找不到高跟鞋配,媽媽就送我一雙Manolo Blahnik黑色高跟鞋,我才幾歲啊,就有了第一雙名牌鞋,以後當然就一買停不了。」
★鞋跟 鞋子最性感的地方
她現在擁有200雙名牌鞋,若以一雙平均一萬元計算,光鞋的價值就超過2百萬。剛開始朱曉蓓也以為自己是看合意、喜歡就買,但到了5年前才發現自己有一定方向,每雙名牌鞋幾乎腳跟都非常怪,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太陽,有的甚至像虎頭鋒窩。
「一般女生都從鞋面開始看,但我發現鞋跟比較吸引我,是一雙鞋子最性感的地方。」朱曉蓓笑說從此就戒掉包鞋或芭蕾舞鞋,因為不會穿。
★誰說非名牌不可?設計更重要
像FENDI、PRADA、miu miu等最常出怪腳的鞋下手最多,前陣子本來想買miu miu有蜻蜓跟的春夏鞋,最後卻沒有購入,因為發現「遺憾也是美,不見得每雙鞋都要擁有。」
前陣子朱曉蓓在峇里島買了一雙幾百元的木刻鞋款,放在她帶來的LV、香奈兒鞋裡,鞋跟設計感也不輸名牌,她發現蒐鞋最大樂趣不在名牌,而是鞋跟上的趣味變化。
品牌收藏指標
 1995起 LOEWE Amazona系列
 設計師:Dario Rossi
有著長方外型的Amazona包,是1975年Dario Rossi為符合當時女性解放的設計,他以男士公事包為設計靈感,訴求女性可以輕鬆用雙手從包拿出想要的物品,不再被傳統優雅但制式的包款限制。
Amazona包一向嚴選全球頂級3%的皮革,以超過35年經驗的工匠以手工將66個小配件組合,近年材質及圖案上不斷變化,出現麂皮、布料,甚至多彩塑料的款式。
 1997起 FENDI貝貴提系列
 設計師:Silvia Venturini Fendi
貝貴提(Baguette)包是FENDI家族第三代Silvia Venturini Fendi的心血結晶,貝貴提原意是法國麵包,意味著背起來像手拿著法國麵包般優雅,1997年推出後,每一季都有特殊設計,有時是珠串裝飾,有時是皮革工藝,有時是符合年輕化的丹寧布。
由於採限量推出,瑪丹娜、伊麗沙白赫莉、凱薩琳丹妮芙都愛用,不少貴婦以系列方式來收藏,台北大葉高島屋店就有一位專買貝貴提包的粉絲,一個都不願意錯過,還曾買下21萬多元的07年全球限量40個的珠串包。
 2003起 LV村上隆系列
 設計師:村上隆
LV設計總監Marc Jacobs與藝術家村上隆合作始於02年的服裝秀,03年春夏推出熊貓、櫻花及眼鏡三系列,以卡漫可愛圖案壓於經典Monogram上,讓包包變成年輕可愛的潮流之物,05年的櫻桃包長期缺貨,夜市拷貝款猖獗,更是讓這系列邁向高峰。
沈寂兩年後,配合村上隆的藝術展,LV於07及08年推相關商品,小手Neverfull包、蘑菇男孩筆記本是限定洛杉磯MOCA博物館店的販售,市面流通量相對稀少,最早的熊貓、櫻花也是不少時尚粉絲最想購入的夢幻品。

來源:時報資訊

「崔普之家」變身旅館博物館

音樂劇與電影《真善美》,都是改編自真實的奧地利崔普家庭故事。崔普一家人躲避納粹逃亡美國七十年後,崔普上校 (Captain von Trapp)的女兒、九十三歲的瑪麗亞受邀回到在薩爾茲堡生長的故居,為的是崔普故居改裝成「崔普之家」(Villa Trapp),作為旅館和博物館開放大眾參觀。
「崔普之家」位於薩爾茲堡近郊的艾根鎮(Aigen),崔普家庭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三八年居住於此。德軍占領後,成為納粹軍官的住所,二次大戰結束後崔普將房子賣給修道院。如今修道院將房子租給旅館經營者,並花了五十萬歐元(約二千四百萬台幣)進行大規模整修。
「崔普之家」是棟十九世紀宅第,由義大利建築師契柯尼(Valentin Ceconi)設計,擁有黃色外牆和墨綠色窗框。七十年後重遊故居,瑪麗亞一眼認出自己的臥房,「我和弟弟睡在同一個房間,我很高興能有機會回來。」
目前旅館總計有廿二間客房,旅客有機會入住上校的辦公室及崔普全家享受下午茶的房間。旅館大廳以崔普家歷史文物為裝飾,還放置著全家人的照片以及上校自製的船模型。
開幕之前,遭受不少阻礙。薩爾茲堡觀光局行銷經理布列柯蔓(Gunda Bleckmann)指出,艾根鎮是氛圍優雅的高級住宅區,當地居民害怕旅館帶來大批人潮,破壞寧靜而大力反對。
崔普之家過去並非熱門觀光景點,因為電影《真善美》拍攝時,並沒直接在崔普之家取景,而是在薩爾茲堡其他豪宅拍攝。隨著電影長銷,這些在其他豪宅拍攝的畫面場景深植人心,崔普之家反而被忽略。
像是電影開場時,那座被護城河圍繞的城堡是安尼夫宮(Anif Palace),女主角瑪麗亞和上校翩翩起舞的陽台則位於雷奧波斯考宮(Leopoldskron Palace),瑪麗亞與孩子們演唱的《Do Re Mi》場景則在米拉貝爾宮(Mirabell Palace)的噴水池拍攝。長年以來,薩爾茲堡推出許多《真善美》主題行程,都是參觀電影場景為主,如今又多了一項「崔普之家」。

來源:時報資訊

謝永田 書寫12生肖 (台南)

每個漢字,能有多少表現方式?曾應邀前往總統府揮毫的名書法家謝永田,鑽研國學,鼠、牛、虎、兔、龍等12生肖創作,各展百種寫法。
68歲的謝永田,曾擔任台南縣書法學會理事長,在海內外獲獎無數,精通各種字體,深具服務熱忱的他,對於文化傳承的推動不遺餘力,有名的人瑞孫江淮也在其門下研習。
從小家境清苦的謝永田,對書法有興趣,卻沒錢拜師習藝,退伍後靠著臨摹、自學,不斷觀摩、請益,功力漸增,且風格獨具,幾年前還曾應邀於春節期間北上總統府揮毫。
儘管已闖出名號,謝永田認為唯有自我充實,寫出來的字才具生命力,因此考取夜間部大學繼續進修。
謝永田花了很大的篇幅抄寫金剛經,還四處鑽研,收集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等古今寫法,完成罕見的12生肖百種字體創作。就算是日文,謝永田也能以書法形式表現,創造傳統文化的國際價值。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