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陳若曦關注環保、佛教 (新北)

陳若曦,本名陳秀美,一九三八年生於台北縣中和,父親為工匠,後來全家移居台北市永康街。近年她幾次搬遷,租屋地點也不出附近一帶。
她在北一女畢業後就讀台大外文系,與同學們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畢業後留學美國,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系碩士。一九六六年與丈夫回歸中國大陸,一九七三年至香港居住,又移居加拿大、美國。
一九七六年她的《尹縣長》在台出版,曾被譯為英文、德文、日文、法文、挪威文等。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後,暌違家鄉十八年的陳若曦回台,與當時總統蔣經國先生會面,為被捕人士請命。一九九五年,《一九九五年閏八月》書中預言大陸將飛彈攻台,在美國的她決定返台定居。
陳若曦曾有兩度婚姻,與首任丈夫育有兩個兒子,皆定居美國。近年關注環保、佛教議題,身兼婦女寫作協會理事長、專欄作家協會副理事長等。
今年將屆七十歲的陳若曦出版首部自傳《堅持.無悔---陳若曦70自述》,她筆下沒有太多沉緬、耽溺或長吁短嘆,節奏明快,情景卻無比清晰。
提到生平第一部自傳,她卻說得像是信手拈來,既非為了心願籌畫多年而寫,也沒有要藉此定今生江山之意。她只說:「我到這年紀了,非常坦率,沒有什麼不能寫!」反倒是出版社考量要為某人隱諱,才替她將一些名字改成代號。
回憶過往,陳若曦靠的不是日記,而是收集了十多年的小桌曆。她邊說邊把書櫃門一開,掏出一本本堆疊的行事曆。有小如掌心,有大過一本書的。她就靠著這些日期格子裡的幾行小字,一一召喚出記憶。
她心中抱定「要嘛不寫,要寫就老實」。她以事件為綱,回顧自己在中和與永康街度過的童年、親眼所見的二二八事件、求學生涯、感情歸屬。包括人生中最跌宕起伏的大陸文革經歷階段---她在留美時與台灣夫婿段世堯結婚,畢業後在先生提議下回歸祖國。時值文化大革命展開,他們夫妻歷經七年文革生涯後,才失望離去。
她笑說,當時投奔中國被許多人驚呼是「自投羅網」。回憶當年日子辛苦,一家人在文革肅殺氣氛下小心度日,還曾因兒子在玩鬧中冒出一句「毛主席壞蛋!」害怕到食不下嚥。如今回想,她十分坦然:「那時對眼前的苦都可以接受,不是認命,是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生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民族意識特別強烈,戰後所受的教育是「以天下為己任」。她認定中國是原鄉和祖國,學成報效國家是理所當然。
她笑談留美期間與先生、同學搞讀書會,研讀左派書籍,因為美國當局反共,聚會時得小心翼翼。為了怕電話被竊聽,總是拎著一大袋銅板到街上電話亭打電話相約。幾個人在公園裡一字排開,順著結冰的湖濱一邊繞圈一邊談話。她比了比當時全身瑟縮成一團的模樣:「天氣冷得要命,還談得慷慨激昂!」
在大陸期間,除了大字報和向上級交代的自傳,陳若曦不曾寫過文章。抵達香港後,她重新與老友聯絡上,朋友激勵她把大陸經歷寫出來,催生出她的短篇名作《尹縣長》。後來她又寫了一系列文革題材,一九七六年遠景出版《尹縣長》小說集,兩、三年內竟達到廿幾刷。
早在就讀台大外文系時,陳若曦便與同學白先勇、王文興、李歐梵、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對六○年代的文壇起了啟蒙作用。「年輕時是為賦新詞強說愁,那時我嚮往存在主義,還模仿卡夫卡寫了一些充滿象徵的小說。但最大的動力是因為雜誌沒錢,為了省稿費,王文興提議我們每隔一期要寫一篇作品出來。」
而她文革系列創作則以寫實風格聞名。「當時心中想到大陸那些朋友,覺得應該把他們的故事說出來,發出不平之鳴,根本不需要創作,只是紀實而已。」
至今她仍堅持反映社會的寫實文學,不論是八○年代描寫美國華人社會的《貴州女人》、《突圍》,或者回台後所寫的佛教題材《慈濟人間味》、《打造桃花源》,都充滿感時憂國的情懷,「知識分子永遠是獨立的,也永遠關懷社會。」
陳若曦也豁達地說,她已不再寫小說了。「我不想證明什麼寶刀未老,老了有什麼關係,就藏起來嘛!」
年輕時隨夫赴大陸,礙於政治情勢與台灣家人斷絕聯絡,連母親過世都無法回台奔喪。
離家數十年,一九九五年她回台後想根留家鄉,先生卻想在美國養老,提出「友好離婚」,在擔任律師的大兒子經手下辦妥手續。過了幾年,她衝動再婚,三年後因政治理念不合分手。她笑稱現在「無婚一身輕」,還常告訴年輕女生「不一定非要結婚,戀愛多多益善!」
她每天早上出門運動,下午逛書店、看電影,有時上南門市場買菜,她現在負責婦女寫作協會、銀髮族協會等工作,不時要在家裡張羅十幾個人開會吃飯。好客的個性未曾改變,好玩的個性讓她一年跑上好幾回大陸旅行。
陳若曦言談中盡是「放下」。她說,晚年信仰佛教,帶給她極大的慰藉。「雖然我天生性格果決,但畢竟人還是太脆弱,佛教是很好的安慰,也教我要看開。」
陳若曦的雲淡風輕,讓這部自傳有了更重的份量。「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有些事也許不會做,但大體上我對這一生沒有後悔,畢竟人生哪有全無錯誤的?」

(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