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藝術雙年展 城市人必修學分

此刻的亞洲共有八個藝術雙年展登場,台北、上海、廣州甚至近乎同步開幕。藝術雙年展不僅是城市競爭的重要舞台,也彷彿成為城市人必修的藝術學分。「美國夢=白日夢」、「女兒=養老金」、「擦鞋匠≧白領階級」…一位上海市民喃喃自語,仰望著前方彷如上海曬衣街景、萬國旗般高懸在上海美術館的一件件印有標語的T恤;一旁的少女、少男人手一台手機、相機,猛拍照留念。
以「快城快客」為名的雙年展,邀請荷蘭藝術家傑尼‧范‧黑思維克為雙年展量身打造的裝置藝術「上海夢─擁有一張城市金卡」。她在上海地圖隨機選取地點,訪問當地工作的人們有何夢想,其目的「不只是強調城市飛速發展中隱藏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考察發展進步的夢想是如何激發這些力量的。」廣獲上海市民共鳴。以往習慣在十一月舉行的台北雙年展今年順勢提前在九月舉行,並與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形成「三館互動」。藝術雙年展在百餘年前發源於義大利威尼斯,如今在世界各國或多或少皆可見「移植」的痕跡,帶有某種程度的「後殖民」色彩。今年選定「與後殖民說再見」為主題的廣州三年展格外可見其學術野心,儘管爭議「何為後殖民?如何說再見?」的批評隨之而至,但主辦的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璜生說:「與後殖民說再見,不是從後殖民出走,而是『重新界定』和『再出發』」。各界的質疑,「都是可供思考的角度」。從雙年展/三年展在亞洲發展的軌跡來觀看,它無疑已成為城市行銷的重要手段。廣東美術館早在一年多以前即在倫敦泰特美術館宣布此一主題,接著在香港以及北京等幾個大陸城市舉行「流動論壇」,在學術辯證的同時,也藉由雙年展擴散城市影響力。上海雙年展的主題「快城快客」更直接與2010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相互呼應,90%的作品是主辦單位委由藝術家為上海量身打造的創作,並以專區呈現上海人民廣場百年文獻展,為兩年後的上海世博會「熱身」的意味濃厚。
過去前來參加台北雙年展的國際媒體寥寥可數,今年約有四十家國際媒體或從上海或從南韓光州、釜山雙年展,順道前來。做為雙年展/三年展的文宣焦點,本屆上海雙年展與廣州三年展都出現強調巨大、創紀錄的「重量級」展品。大陸藝術家楊福東為廣州三年展創作的錄像暨裝置「青‧麒麟」,從山東運來四十噸重的麒麟石雕,還打掉廣東美術館原有的餐廳、重鋪展場地板。
上海雙年展擁有名列大陸當代藝術四大天王之一─岳敏君的「五彩龍騰」。他為上海雙年展量身打造的41隻長著岳敏君式招牌笑臉的巨型恐龍,這批由不鏽鋼及鑄銅製作的恐龍,最大隻的長達31米,承重超過身為古蹟的上海美術館樓地板的承重限度,為確保場地安全,館方特在大號恐龍腳掌下的樓層加設柱子保固。這類由藝術家創作的「奇觀式」展品,吸引了所有媒體與觀眾的目光。觀眾爭相與岳敏君的恐龍合影留念、甚至拍打恐龍想探測它的耐受度;更不乏閤家光臨的觀眾,彷如進入藝術迪斯奈樂園。讓前往考察的北美館編審蔡雅純,發出想進行「大陸博物館觀眾的社會學研究」的感嘆。
如果說,大眾化與學術性、批判性是雙年展/三年展光譜的兩極,台北雙年展對政治、社會的批判性,當可奪冠。本屆台北雙年展有16件內容直指台灣社會現況的作品,是歷屆最落實「在地化」者。土耳其藝術家布拉克‧德里爾在台北縣溪洲部落創作的「反擊計畫:行動介入小組」,犀利批判相關單位以「拯救人民脫離危險環境」等藉口掩飾房地產業的發展欲望及投機利益。類似這樣被官方歸類為有「反政府」傾向的藝術創作,在台北雙年展非特例,但在大陸舉辦的雙年展卻是不可能展出的。
「藝術需要自由」,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謝小韞觀察,現下大陸官方的禁忌讓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受限,這雖是台北雙年展的利基,她期待大陸更開放,「或許藝術可以做為開放的先行指標,比政治更快向前跨一大步!」
上海雙年展單是中秋節當天即湧入1萬1千餘名觀眾,但質疑它是藝術嘉年華,將藝術娛樂化、大眾化的聲音也伴隨超人氣而來。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李磊自信滿滿:「我們就是要嘉年華、就是要大眾化!」他認為,上海雙年展主要在行使教育功能,順應現實的需要、強調「城市文化進步的力量」是必要的。總策展人張晴則認為,當代藝術教育的過程至少需要十年,才能從傳統的藝術展覽樣式向國際轉型,他有信心和雄心來執行學術,並扎根在城市的土壤上。
「上海雙年展像『紳士』,我們比較野、比較『江湖』!」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如此自評。廣州三年展的「野」性時而遊走在禁忌的臨界點,更反思「多元文化主義」和「身分政治」的意涵,在大陸雙年展中是獨特的。
那麼台北雙年展就是「狂」。本屆台北雙年展觀照眾多全球化相關議題,從台北都會的轉型、外勞處境、曖昧的國家定位、無所不在的戰爭狀態,乃至被忘卻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提出反全球化運動論述的「世界大一同」展中展…本質已逸出傳統視覺藝術的審美觀,取而代之的是「用視覺思考」,藝術家創作的手法或幽默逗趣或辛辣批判,目的不在提供解答,而在詰問。
一向百無禁忌的台北雙年展,在延伸展場的過程卻意外增添一段插曲─台灣藝術家崔廣宇的錄像「十八銅人」計畫在捷運站的電漿電視播映,但因藝術家在此作品中假想自己是武俠小說中萬物不侵的高手,不時做出撞牆、嘔吐等異於常人的行為,讓台北捷運公司頗有「異見」。幾經溝通,這件分為十個片段的錄像中仍有三段遭否決,無法公開播放,也意外探測藝術創作走出美術館的「底線」。
世界各地的雙年展皆自命為「國際雙年展」,但在專業策展人眼中,雙年展的國際化程度、操作的模式甚至藝術家參展的心態均有可議之處。北美館雙年展辦公室主任張芳薇觀察指出,近年的藝術雙年展,往往「地域性大於國際化」,即連以「學術性」著稱的德國文件大展,近來其教育性、地域性也超越了國際性。這種變化其來有自,每個城市舉辦的雙年展都得面對城市的「深層結構」,牽涉的層面相當複雜,「有什麼樣的城市,就有什麼樣的雙年展!」如大陸在開放後,處於經濟起飛的「招錢」階段,藝術界也無可避免會呈現這個層面。
「雙年展更多的是圈內人的自娛自樂,是策展人和藝術家的舞台。」大陸藝術家鮑棟批評,雙年展的模式被「神話」了,人們感覺參加雙年展的藝術家就是「成功的藝術家」。張芳薇卻認為,「無法從絕對意義看雙年展」,「在巨大的全球當代藝術網絡中,舉辦雙年展的城市就如同在形構『亞洲當代藝術的地鐵圖』」被選入雙年展的藝術家,形同被編織入地鐵圖的紋理,其所呈現的「共相」自有其意義。

第六屆台北雙年展
●開幕時間:2008/9/11
●展期:2008/9/13-2009/1/4
●策展人:徐文瑞(台北/德國)、瓦希文‧寇東(Vasif Kortun,土耳其)
●展場: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啤酒廠、小巨蛋天幕、捷運忠孝新生站、齊東街日式宿舍
●內容:來自26個國家地區、47組/位藝術家作品,約有16件為現地製作。
●網址:http://www.taipeibiennial.org/

第三屆廣州三年展
●開幕時間:2008/9/6
●展期:2008/9/6-2008/11/16
●主題:與後殖民說再見
●策展人:高士明(杭州)、薩拉馬‧哈拉吉(Sarat Maharaj,倫敦)、張頌仁(香港)
●展場:廣東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
●內容:來自40多國家和地區、178位藝術家新作
●網址:http://www.gztriennial.org/

第七屆上海雙年展
●開幕時間:2008/9/8
●展期:2008/9/9-2008/11/16
●主題:快城快客
●策展人:張晴(上海)、Julian Heynen(德國)、Henk Slager(荷蘭)
●展場:上海美術館
●內容:來自荷蘭、以色列、美國、土耳其等國,約60位藝術家新作。
●網址:http://www.shanghaibiennale.com/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