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藝術圈掀起多媒體熱 (台北)

近來台北藝術圈掀起多媒體藝術的浪潮,三大畫廊業者推出以聲音裝置、激光裝置為主題的展覽。台灣當代藝術相當知名的藝術團體「悍圖社」,近日有兩名創始成員舉辦個展;陸先銘在大未來畫廊展出新作,吳天章個展則在大趨勢畫廊登場。
台灣的多媒體藝術蓬勃發展,無論是展覽實務或藝術家創作等面向,均達國際水準。目前已有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動畫影展,但卻獨漏國際錄像藝術展。邱再興文教基金會特別舉辦首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在鳳甲美術館登場。
此次國際錄像展主題為「居無定所?」以人類生活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居所」為出發點。策展人胡朝聖說,在資本主義深度全球化的年代,國際關係於盤根錯節的經濟組織網絡圖下,更顯脆弱。最近國際發生金融海嘯,只是冰山一角,未來還有氣候、宗教、種族、糧食、移民、戰爭等更多問題,人人都已強烈感受:苦日子已開始。目前正擾人的問題,都只是初始或過程,絕不是終結,當工作成就或金錢收入等物質條件,因為經濟、自然或戰爭等多重外在因素而被迫結束時,「家」還能是心靈的避風港嗎?鳳甲美術館請來多國藝術家,提出對當代人類「居無定所?」的觀察,希望從藝術家的創作中,提供觀者思考當代人類所要面對的現實。參展藝術家所觸及的議題極為廣泛,從自我存在意義的探討、精神狀態的挖掘、網路世界下的空間概念、家族與土地記憶的追尋、社會底層與弱勢族群的關懷、城市角落的幽默奇想、天災劇變與消費主義下的城市居所樣貌、恐怖主義、移民問題等,讓觀者能多面相思索。
陳綾蕙當代空間也推出「山.水-林書民視覺影像裝置展」。畫廊負責人陳綾蕙說,林書民的創作經常以人的潛意識與心靈為主題。他認為中國大陸是都市取代農村速度最快的國家,環境快速改造、重建與再生,而中國山水的記憶及山水的樣貌,也不斷產生劇變。究竟當代的山水情境為何?每個人看見的山水,都是自我心靈的映射,為此他創作出一連串裝置作品,連結觀者與當代山水。例如此次展出作品之一的「水.串流」,就是使用投影機、PDA、音響、電腦、手機簡訊互動軟體所做的裝置;觀者可以現場發送簡訊,讓思緒串流成水瀑,現代科技彷彿滾滾洪流席捲而來,也象徵現代社會公私領域界線模糊、言語竄流在每個細小空間。
新苑藝術則推出「身音雜記:曾偉豪個展」。新苑藝術負責人張學孔說,有些人用文字寫日記、有些人用畫作寫日記。聲音裝置藝術家曾偉豪則是用聲音記錄生命。曾偉豪甫結束於美國夏洛特及南韓光州的駐村計畫。一直以來,他的創作都著重探討「聲音/空間/身體」的交互作用,他的聲音裝置作品,強調互動性,在觸摸導電油墨時,由身體作為介質所產生的互動雜訊,就會發出。曾偉豪希望大家發現,除了視覺,還有許多等待大家去發掘的感官經驗。張學孔表示,原本是「被動」接收數位聲訊以產生聲音的「擴大機」,在曾偉豪作品中成了主角,藉著導電油墨與人體的接觸,「主動」放出雜訊,強迫觀者傾聽這在日常生活中被急於消抹的聲音痕跡。「人」也不再採用全知視野來觀看裝置作品,而是成為媒介的一部分,經由觸摸,人與機器結合在這聲音循環中,所產生的雜訊也似乎有了生命力。不僅聲音可做為裝置作品的素材,光線也行。A art當代空間推出李暉的個展,展出五件大型激光(雷射光)裝置。將百餘坪大的畫廊,漆得黑漆漆的,紅、綠、藍等顏色的激光交互閃爍,宛如置身在夜店裡;還有布幔、風與煙霧等素材,由李暉調配與組合。李暉說,可見的東西自然能傳達力量;但不可見的東西也存在力量。他的作品就是希望讓觀者去思考這一點。
十二位國內外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反映出政治、戰爭、經濟等因素影響下,人們的「居所」受到干擾、毀損、流動等不穩定狀態。藝術家們探討的主題包括移民、網路世界的空間概念、弱勢族群的人道關懷、家族和土地的追尋等。
這項展覽是由胡朝聖和陳永賢擔任策展工作。包括袁廣鳴、陳愷璜和高俊宏等三位台灣藝術家。國外藝術家如肯亞德國藝術家組合姆萬姬羅與胡特(Ingrid MwangiRobert Hutter)、和英國藝術家吉布森(Beatrice Gibson),都是二○○七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此次參加台北雙年展的中國藝術家劉偉也在受邀名單中。
劉偉的《無望的土地》,七、八分鐘裡記錄了在北京市郊區的垃圾掩埋廠。一堆人圍在垃圾堆周圍找尋生存機會,和北京現在繁榮似錦的市容形成強烈對比。印尼藝術家巴揚(Wimo Ambala Bayang)的《再忍耐》,一分多鐘呈現印尼發生大海嘯之際,建築坍塌的殘破景象。他在海嘯發生、逃難之際,隨手拿攝影機拍下當時的場景。一開始先看到立正的建築物,等到鏡頭逐漸拉遠,才會發現原來「立正」的建築是藝術家把攝影機倒拿著拍攝的結果。
中國藝術家陳秋林的《別賦》和台灣藝術家高俊宏的《三種住在時間的方式》,都和過去的時間做對話。陳秋林在北京工作,當她回到老家四川,發現拆掉很多老建築。她拍下被拆的建築,自己裝扮成《霸王別姬》的京劇角兒,兩種影像穿插。高俊宏則是套著一座「房子」外觀的道具,在隆嶺古道、桶後越嶺古道行走。和歷史進行對話。

(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