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經典博覽會

1851倫敦世界工業博覽會
百達翡麗
  對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來說,品牌才在日內瓦正式成立,就趕上如此全球性的盛會。這是史上首次博覽會,英國炫示國力,百達翡麗則在玻璃架構成的「水晶宮」,端出讓維多利亞女王嘖嘖稱奇的玩意兒。品牌展示首批不以鑰匙上鍊的懷錶。維多利亞女王看上一款無鑰上鍊懷錶,百達翡麗便以這枚編號4536的墜錶作為獻給女王的禮物。女王不僅對該錶的旋柄上鍊技術甚為讚賞,琺瑯錶面那閃耀的藍色與維多利亞的藍眼睛互相輝映,才是讓女王一見傾心的主因。
積家錶
  積家也是發明「龍頭」的先驅。在首屆世博會中,創立於1833年積家錶(Jaeger-LeCoultre)創辦人Antoine LeCoultre憑著一枚配備嶄新無鑰上鍊與調校系統的懷錶,贏得「金獎」(Gold Medal)。那是一只30分鐘計時懷錶。可以想像「錶冠上鍊」在當年是重要的鐘錶話題。積家不停創新,至今已經發明並自製1237種機芯,擁有超過361種註冊專利。以Master Compressor Extreme World Chronograph世界時區計時碼錶來說,即包括垂直耦合計時、雙層錶殼防震裝置、壓縮螺旋錶冠、快速更換錶帶系統等專利。

1867巴黎世界博覽會
聖路易水晶

  1867年,拿破崙三世為巴黎的第二次世博會揭開序幕,主題強調「文化」。其中「自石器時代以來的工藝歷史」,各大廠商無不費盡心思。王室愛用的聖路易水晶(Saint Louis)端出一系列雙色水晶、裝飾有24K金,以花卉為設計主題的花瓶。這款花瓶是在極高溫下,將一層藍色水晶與一層透明水晶結合,經過深度切割,鑿出斜面,再加上一道黃金裝飾的粗環,很有北非異國情調。聖路易水晶自1995年加入愛馬仕(Hermes)集團,依然保有古老工藝。像這樣的花瓶現今價格通常上百萬,只接受訂製。
愛馬仕
  愛馬仕(Hermes)在「大皇宮」(Grand Palais)舉行「跳躍的愛馬仕」(Le Saut Hermes)馬術障礙超越賽。這是五星級的比賽,成績將列入FEI國際馬術協會排名,還有高達20萬歐元的獎金。這場馬術賽隱藏了幾個關於「世博」的巧合。首先,愛馬仕曾以「馬鞍」在1867年巴黎世博贏得「銀牌獎」。第二,這座擁有巨大玻璃圓頂的「大皇宮」,就是巴黎為了1900年世博而生。愛馬仕自1837年以製作馬具起家。
芝柏
  芝柏(Girard-Perregaux)三金橋陀飛輪的「錶中蒙娜麗莎」稱號就是由此開始的。「三金橋陀飛輪」懷錶,獨創三座金質箭形橋架,上橋裝置發條齒輪盤、中橋裝置時分針齒輪、下橋則是陀飛輪擒縱裝置,放置在同一直線。透過藍寶石水晶鏡面,讓人一窺精雕細琢的美感。「三金橋陀飛輪」在1867年及1889年兩次的巴黎世博會都獲頒金牌,被稱作「錶中蒙娜麗莎」,世博評審團給了芝柏錶廠「永久評審」榮銜。現代,芝柏為三金橋自動陀飛輪腕錶開創自動上鍊機芯。可貴之處在於將自動盤隱藏在上橋的發條盒外緣,外觀依舊保有三金橋自古以來的架構。

1878巴黎世界博覽會
伯敻珠寶
  擁有150幾年歷史的伯敻珠寶(Boucheron)崛起於法國19世紀後半。取材「大自然」的設計,有別於當時流行繁複裝飾的珠寶風格。創始人Frederic Boucheron把蓮花、木蘭花、蜻蜓、蝴蝶、鳥、蛇和甲蟲等,透過珠寶表現,成為吸引貴族的首飾名店,啟發當時萌芽的「新藝術」風潮。「葉子項鍊」(Foliage)是伯敻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的項鍊,鑲嵌共159克拉藍寶主石、藍寶與鑽石,拿下「首席大獎」(Grand Prize)。另一款曲線如問號的項鍊,則是展出於1889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作品。「問號項鍊」呈現不對稱性,配戴時卻有絕佳的平衡。

1889巴黎世界博覽會
江詩丹頓

  1889年,為世博而生的巴黎艾菲爾鐵塔正式開幕,也一起為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歡呼。當時已經創立134年的日內瓦名錶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在此展出首批量產的女錶。這也是世界上首批量產的腕錶之一。不過錶上的黃金錶殼、琺瑯錶盤,還有半環形金質錶鍊、珠寶錶扣及安全細鍊,再加上浮雕鏤空的帶翼女神,濃厚的裝飾美學,彷彿訂製品。特別的是,該錶乃透過鑽石錶圈進行上鍊與校對的動作。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