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臺灣最後的戰俘營

  在課本中無從得知戰後與在臺日人相關的深入史料,但在國片《海角七號》中略知一二,貫穿全劇的七封信,正是戰後被迫遣返的日籍男老師對臺灣愛人的思念之情,這些日籍平民被稱為「日僑」,日軍則叫做「日俘」。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多達18萬餘的在臺日軍暫時留置。直到11月1日,中華民國才正式進行軍事接收,蔣中正「以德報怨」的日俘管理模式也從此開始,臺北、高雄陸續設立戰俘管理處,包括監控、復原以及教育宣傳等。
  檔案管理局資料顯示,名義上日軍被稱為「日俘」,居住處稱為「集中營」,但與德國、蘇聯等地的俘虜營大有不同。在臺的集中營並非新設立區域,而是直接以早期日軍營區作為收容所,並以日俘自行管理、國軍監控為主。相較於同時期蘇聯俘虜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達6年之久,日軍戰俘只在臺約半年就陸續被遣返。
  日俘的工作內容主要以「復原」為主,尤以海運為優先,當時臺灣進出口都須倚賴海路,且港口、船隻在戰時受損較嚴重,修復工程極為迫切。在政府提供糧食等最低生活所需外,日俘也需自給自足,以種蔬菜、養家畜以及製造鞋襪為副業,甚至能打工賺取現金,生活規範有相當的自由。
  日俘也被要求集體參加「精神教育演講會」,以「認識民主、反省失敗」,但短時間內的精神喊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只能達到安定戰俘心理、宣傳政府形象之目標。
  更多歷史故事,請上檔案管理局的國家檔案資訊網(https://na.archives.gov.tw)!

(今日新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