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假文青 (台北)

  去年創刊的青年獨立刊物「假文青」,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旁的廢墟空間出發,替新銳創作者發聲,平均年齡不到廿五歲,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學生,拋開「真假文青」包袱,以集體創作方式,找尋知音。
  「不需要刻意把自己定位成文藝青年或知識份子,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樣貌、最自然的自己接近藝術。」台北教育大學文創系二年級的學生、「假文青」總編陳虹衣如此詮釋「假文青」要傳達的意義及實驗性質,很有「當代文青」的想法。「假文青」源自台北教育大學旁的藝文空間「臥龍貳玖」,由於許多學生、新銳創作者缺乏管道發表作品,提供了新的發聲平台;無論從Livehouse的中小型音樂展演空間、靜態作品展出空間到出版雜誌,雖方式不同,概念都是聯貫的。
  「假文青」為雙月刊,透過每期的主題詞彙設定,與各領域的新銳藝術家共同激盪,對當代藝術、文化與社會現象的觀察和發想;最新的第五期「時光」也將在牯嶺街創意市集中發行,代表著回顧過去與重新出發的意義。
  陳虹衣說,回想去年在牯嶺街市集攤位上,才向讀者預告準備籌辦刊物,預購四期,還不知道「有沒有第五期」,如今每期固定發行一千本,雖然量少,卻讓團隊堅信,一定能找到一千個理念相符的人。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