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時光流轉咖啡香 (台北)

  這家的咖啡一樣是由機器高壓蒸氣萃取出來的,不過老闆的講究,卻從烏漆抹黑的冰塊可以看出。
  館長林于昉:「我們這邊用的冰塊是用咖啡,就是用熱咖啡,讓它放涼之後,才下去做的冰塊,因為很多冰咖啡,他用的冰塊,其實是水做的,那這樣子的話就會把咖啡稀釋,再喝到後來就會越喝越難喝,咖啡味道就會越來越少了,那我們這邊是用這個濃縮的咖啡下去做的冰塊,所以味道到最後都沒有變」「其實我在日本有去過幾家咖啡店,他們的咖啡就是這樣,冰咖啡就是這樣做的,台灣的話,應該也是有別人這樣做,可是這樣會比較耗費成本。」
  不過冰塊所耗費的成本,跟擺在咖啡館的收藏品比較起來,只是九牛一毛。「其實韓良露小姐她有一句話,她說有的人把文化,作成生意,有的人把生意作成文化,其實韓小姐講的就是說,我們把生意作成文化,就是說其實這個是虧本的啦,我們要關其實很簡單,因為房子也是我們的,也沒有去借貸,而且東西也都是我們的,那可是在我能力範圍,我還是希望一直把它維持下去。」
  這位退休牙醫,退休教授的興趣,就是收藏跟台灣有關的歷史文物,後來有感於國外朋友向他抱怨,到台灣卻很難看到本土古文物,讓他決定公開收藏品「目前在臺灣就是中央圖書館,還有中央研究院有、故宮也有,可是民間沒有聽說過有人有收藏這個『番社采風圖』,我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嚇了一跳,哇,怎麼民間也會有這種東西,當然啦,當然是花了一筆,我很大的一筆金錢,可是假如說講到鎮館之寶的話,這個因為,它應該算是本館的鎮館之寶,因為「番社采風圖』是記錄臺灣的平埔族的生活跟風俗,最重要的文獻。」
  清朝時期,台灣原住民的買賣簽約也留下了珍貴紀錄。「這邊是一幅漢人跟原住民買賣土地的一個契約,這個是乾隆44年,漢人跟應該是平埔族買賣的契約,可是平埔族因為他們不識字,所以都有代筆人,現在的話就是代書,然後還要蓋手印,表示說他負責。」
  「我是民國44年生的,在我們念國中跟高中的時候,其實台灣歷史是幾乎不太教的,我以前是念丙組的,丙組就是醫科理科這方面的,聯考也不考歷史的,所以幾乎不念的,所以到後來我自己接觸台灣歷史之後,才發現說,哇,台灣的歷史是非常,內涵也是非常的豐富。」
  「這些圖案都是當時的流行服飾,這個像這一幅,民國7年,你可以考證他們的服飾是這樣,以前的服飾,就是這個領是高領,後來旗袍就變得比較低領了,其實這些東西,你還可以看出很多當時的時代的服裝啦,還有一些環境的背景啦,其實很好玩。」
  除了收藏精緻文物,庶民生活用品也能見證台灣發展史。「像這種扇子的話,它只是把檳榔葉曬乾之後,畫一些圖樣在這邊,可是在日本時代,這應該是很暢銷的商品,其實這種商品我覺得也應該推廣,因為這種東西其實是滿環保的,就是說,不要了或者損壞丟掉的話,也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應該是現在也應該更加推廣的商品,文創文創,文化創意產業。」
  近代的蔣家檔案,林醫師的收藏也跟官方的文獻資料大不相同,比如蔣公跟黥面原住民的合照,蔣夫人抽菸的模樣,甚至還有經國先生下達的密函等。「蔣經國寫給他一個部屬彭超,叫他到某一個人家去馬上抄家,然後把他帶來的一個文件,這種東西就是像一些名人書信,當然不可能從蔣經國家出來的嘛,一定是從這個人家,喔,其實不是彭超啦,這個是蔡組長啦,他寫給這個叫政情室嘛,蔣經國寫給蔡組長嘛,叫他做這一件事情嘛。」「那蔡組長留在家裡,走了之後就被丟出來了,我們政府有很多官方的檔案,那這是屬於民間的檔案,官方的檔案跟民間的檔案,有的時候要對照,你才知道事情發生的始末。」
  倉庫裡的名人書信,只是上萬件收藏品的一小部分,商借800件文物的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也親自造訪,不過看在林醫師古董商朋友的眼中,倒是認為官方應該多做一點。
  古董商張文維:「林醫師很多館藏的東西,都借給台灣的各大博物館做無償的展覽,而政府只是把經費花到硬體上,而軟體上面都沒有去收藏,其實林醫師做的事,應該是政府去做的。
  林于昉:「文物是你要有一些親近感,你把什麼東西通通鎖起來的話,那看起來那個感覺,又比較不太一樣了

(TVB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