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舞蹈詩人楊麗萍

  從13歲被選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開始,楊麗萍用夢幻般的雙手傳神地演繹了孔雀高傲而孤冷的美,她在《雲南映象》中把觀眾帶入雲南山村的田間地頭,她在《雲南的響聲》中讓觀眾除了看,還用聽來感受大自然的蟲鳴鳥叫,及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和喜怒哀樂。
  幾十年的舞蹈時光,讓楊麗萍獲得很多榮譽和稱讚:孔雀公主、巫女、天生舞者、舞之精靈、舞神……。問她最喜歡哪一個?她答:「巫女,是最適合我的。」「在我們老家,都習慣把跳舞跳得好的叫做巫女。她們其實就是一種媒介,在有些事化解不了的時候,需要巫女跟神溝通一下,以求找到方法,而這些都是透過肢體語言來完成的。」
  楊麗萍是喜歡和天籟對話的。從小在蒼山腳下洱海之畔生活的她,習慣沉浸於自然。有同行評價說,楊麗萍最難能可貴的,是她的大腦可以和她的肢體對話。大腦感受到的東西,她很快就可以透過肢體傳遞出來,而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楊麗萍對舞蹈愛得深沉,她對雲南愛的熱烈,從最早的《雀之靈》,到《月光》、《兩棵樹》,還有《雲南映象》、《藏謎》、《雲南的響聲》,她所有的作品都圍繞雲南在做。她說,「雲南是一塊瑰麗的寶石,雖然我去了很多地方采風,但這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光這些我畢生也弄不完……。」楊麗萍覺得自己選擇的都是觸及靈魂的題材,比如《藏謎》中體現的是藏族人的生死觀,不恐懼,很安詳,更多是感受生命的可貴。舞蹈的肢體動作並不複雜,但她希望觀眾能從中體會出生命本真的意義。
  楊麗萍的作品中,有一部最「長青」,就是2003年的《雲南映象》,足跡遍布海內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楊麗萍說,現在自己和團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收官之作」——新舞劇《孔雀》編排上,以後舞台要交給年輕人了。楊麗萍預計,新《孔雀》將於明年4、5月份正式推出,「西方舞蹈的代表作是『天鵝』,東方就是『孔雀』,我希望《孔雀》能像《天鵝湖》一樣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它展示的是一種『中國式美麗』。」
  說到不跳舞之後的打算,楊麗萍也很淡然:「那就編舞嘛,這並不意味舞蹈生涯的結束,只不過是用不同的方式而已。以後我的生活也不會離開舞蹈,舞蹈是貫穿我的整個生命的。」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