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豐原糕餅文物展 (台中)


  豐原區糕餅為何遠近馳名?走一趟豐原藝文館正舉辦的「豐原糕餅文物展」就能一窺堂奧,包括堪稱台式月餅代表的綠豆椪,以及早期餅店、柑仔店與挑夫之間的共生共榮關係。
  現場展示的餅擔,四十歲以上民眾兒時可能見過,類似的擔子,還有豆花、杏仁露或滷味等,早期沒有貨車,一般人也吃不起一整盒餅,糕餅未添加防腐劑,亦無低溫宅配,每天得靠挑夫,把糕餅從製作店家挑到俗稱柑仔店的雜貨店鋪貨,或挑到市集叫賣,彼此形成特殊的共生關係,也締造糕餅業的榮景。
  中部有許多知名糕餅行就是從豐原起家,當地曾是台灣重要木材集散地、木器製造區,居民所得高,糕餅才有發展空間,最知名的莫過於綠豆椪。
  據考證,綠豆椪出於知名師傅呂水之手,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奪得「台灣區糕餅展」銅牌獎,形成風潮,各糕餅行仿效製作。
  製作糕餅的模具也有大學問,充分呈現當地文化特色與民俗。例如最常見的「龜模」,除寓意「長壽」之外,以此製作的糕餅主要用來敬神,包括「大小雙聯龜模」,依大小分類,「大雙聯龜模」做的大糕餅,敬祀地位高的神明,「小雙聯龜模」做的小糕餅,則祭祀諸如土地公等小神明,雙聯具有加倍、倍數之意。
  至於「狀元糕模」也饒富趣味,製作的糕餅有「狀元遊街」圖案,並非恭賀他人考試金榜題名,而是婚嫁女方的回禮,希望男方未來能有成就,例如高中狀元,才能照顧與恩庇妻子與女方家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