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畫廊街 (台北)

  80年代末,台灣股市首度上萬點,藝術市場盛極一時。台北最著名的畫廊商圈集中在忠孝東路的阿波羅大廈。如今,藝廊一條街早已轉移陣地。新興的畫廊重鎮集中在敦南、仁愛商圈。既有老字號的大未來(耿畫廊),也有剛移居至此的百藝、甫擴大店面的印象畫廊;還有形而上、新畫廊,以及專注於新媒體藝術的Chi-Wen畫廊。
  往北走,八德、敦南一帶,有新苑藝術及索卡。東豐街及福華飯店後側,有老店新開張的大未來林舍、開設新據點的大趨勢,以及就在藝術、壹畫廊和小室。
  每逢假日,畫廊業者常更換新檔展覽,而收藏家、藝文愛好者常走串「獵艷」。策展人胡永芬推薦,「先觀察展覽資訊,再安排路線」。藝術雜誌、報章及網路、臉書皆是參考指標。周一是例休日,不宜安排看展。
  最近較值得觀察的展覽如:百藝畫廊(敦化南路1段252巷13號)的「非關輕重」,由藝術家以「輕」材質,承載著生命之「重」。80後世代的黃柏維與蔡玉珊,或將自己化為小猴姬,或藉由模擬烏賊、水母,游移在人蟲合一的另類異想空間。
  新苑藝術(八德路三段12號51弄17號)的「聲音生物」展,藉台日藝術家三原聰一郎、王福瑞、姚仲涵等人的數位藝術裝置,或將細微的機械音吸收環境音,將惱人噪音轉化為蛙鳴蟲叫。或將微電腦運算時的音頻化為颯颯風聲;或以燈管觸發電流的聲音及窗框熱脹冷縮時發出的聲響,凸顯「無生物」原來也有生命!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