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魏樂富探文獻 台灣竟成奇幻島


  吃人肉、裸體獻祭、把妻子當禮物,外國人眼中的福爾摩莎竟如此「神奇」!生於德國、在台灣居住卅三年的鋼琴家魏樂富,發現許多文獻中記錄的台灣,比奇幻冒險故事還精采離奇,他的文集《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延襲一貫幽默書寫風格,提出他研讀國外歷史文獻中關於台灣的驚人發現。
  魏樂富是鋼琴家,但勤於寫作,多半將主題放在音樂,這次新書把焦點放在「外國人如何看待台灣」。他分析近百部中外文獻,將外國人寫台灣的文獻資料分成烏托邦式諷文、清朝文人遊記、西方探險家筆記及近代傳奇,加以整理與詮釋。
  魏樂富一九五四年生於德國,漢諾威音樂院畢業後到台灣定居,與妻子葉綠娜從事教學及演奏,曾共同獲得年國家文藝獎。
  魏樂富表示,小學一年級時,老師叫每人記錄住家附近的店家、建築及草木,完成一張地圖。這個啟蒙訓練使他隨時關注身邊的事物。他在台灣居住卅三年,遠超過在德國生活的時間。
  引起他對台灣文獻產生高度興趣的,竟是《魯賓遜漂流記》,「我小時候最喜歡這本書,前些年才看到作者逖福的續作《魯賓遜.克魯索再次探險》,才知道魯賓遜到過福爾摩莎。」這本書是小說,提到台灣的篇幅很少,但對台灣描述頗為中肯:「那裡的人態度非常友善…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可能是荷蘭基督新教傳教士曾經在此耕耘留下的影響。」
  因為這本書,魏樂富開始挖掘大量史料,發現許多外國人寫台灣的文獻有著荒謬至極的描述。如十七世紀法國人撒瑪那扎的《福爾摩沙的地理與歷史》,以論文語調虛構台灣風土民情,他寫到島上的食人宗教儀式,竟說一次需要燃燒兩萬顆九萬顆男童心臟。撒瑪那扎還寫一場一八九一年暴動,「番人肉被裝在籃子,在大科崁市場(桃園大溪)像豬肉一樣叫賣。」不過撒瑪那扎晚年在回憶錄中懺悔,說這一切都是他編出來的。
  還有些報導把台灣描述成裸體之島,穿衣服的人會被檢舉處罰。荷蘭人康斯坦特和培斯薩爾特甚至寫到造訪台南蕭壠社,看見一對夫妻行房,丈夫做到一半竟拉起太太的手,大方要他們加入,兩人逃之夭夭。
  魏樂富表示,大部分這些虛構的荒謬文獻顯現出外國人對台灣的誤解與好奇,所幸多數文獻仍然對台灣充滿認真的觀察,這本書就是要讀者對身邊的事保持興趣與關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