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檳榔葉妙用! 做鞋外銷 做扇拍片

被丟棄沒用的檳榔葉,有機會站上國際舞台。導演魏德聖拍嘉農棒球隊的電影,將以嘉義縣中埔鄉生產的檳榔葉扇子,做為影片中的加油扇。還有想回饋地方的老闆娘返鄉設廠,要將檳榔葉拖鞋賣到國外市場。
中埔鄉是檳榔盛產地,但產值逐年下滑,以往農村的「綠金」 (檳榔)榮景不再,農業轉型也不易,檳榔園仍四處可見。10多年來有人想到檳榔料理、檳榔果實手工藝品等,中埔鄉灣潭村民方顗瑋則研發以廢棄檳榔葉,做成扇子和拖鞋。方顗瑋說,檳榔葉柄靠近枝幹處較肥大的部分,又稱為「大腹皮」,適合做成扇子,本草綱目記載有乾爽除臭能力,對某些皮膚病有改善效果,更可做檳榔葉拖鞋。
在北部做紡織貿易的侯姓老闆娘,今年初回到家鄉中埔,眼見農村隨著檳榔業沒落,不知要栽種什麼作物,只能在村落閒晃。當獲知中埔鄉有人生產檳榔葉扇子和拖鞋,她有了不一樣的感動,將檳榔葉拖鞋精緻化,拿到新加坡展售獲得非常大的回響。她說,公司計畫投入千萬元在中埔鄉設廠,大量生產外銷用的檳榔葉拖鞋,目前已找到土地,將可創造上百個工作機會。不過一棵檳榔樹每年只掉4片葉子,還要篩選,可能收購嘉義和南投檳榔葉。
檳榔葉拖鞋在國內每雙賣200元,外銷到新加坡等地可賣到6、700元新台幣,估計初期每年生產2、3萬雙,還要開發檳榔素材的生活用品,也希望開創和傳統「吃檳榔」完全不一樣的檳榔產業。

找尋台北色彩 徵求五百個觀點

北市都更處和民間團體「都市酵母」共同策畫都市色彩活動,有「台北都市色彩巨集電子書計畫」,要募集五百個色彩觀點;還有「色彩漫步」活動,將帶民眾走訪信義區,找出屬於台北的獨特顏色。
「都市酵母」表示,「色彩巨集電子書計畫」要徵求五百個都市色彩觀點,邀民眾以影像、簡單文字敘述台北生活,希望發現平日被忽略的細節。「色彩漫步」活動,帶民眾邊逛信義區邊觀察。活動企畫人張雅婷表示,預計走訪國父紀念館、基隆路一段的老舊住宅、世貿大樓和四四南村等處;活動選在下午四點舉行,持續至晚間七點,希望觀察白天、夜晚景觀顏色的差異。活動目的是要促使民眾找出屬於北市的獨特色彩,提出「色彩策略」,未來做為街道家具、建築外牆塗料等的規畫參考。漫遊過程也將提供色票、策略單,協助參與者正確辨認,並提出想像與疑問。

(中國時報)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教科書審核 退件理由超瞎


國中小教科書開放審定本,審定委員「以審代編」,修改課文的理由千奇百怪。業者擔心審查時間過長,影響後置作業,不敢得罪委員,對其建議言聽計從,形成「以審代編」的怪象。數學、自然教科書有固定的理論或計算程式,修改幅度不大,但國文、音樂等軟性課程,嚴重扼殺作者創意,卻只能含淚修改。
國文課本編寫「你感覺得到風嗎?」作者以風箏高飛、樹葉飄落、煙囪白煙被吹散為例,來感應風的存在,卻遭審定委員認為舉例不當,只因「煙囪會造成空氣汙染」,不夠環保。形容媽媽忙得有如八爪章魚,審定委員認為「把媽媽講成動物,大不敬」,業者修改「媽媽忙著做菜、洗衣,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委員再次退件,理由是「用動物已經大不敬,改成昆蟲更糟糕。」
教導孩子做人要誠實,舉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卻遭退件,理由是「不是只有外國人會誠實,建議改選東方故事。」改選「放羊的孩子」,被嫌老梗,還有委員認為放羊孩子說了兩次狼來了,第三次才被揭穿,「小孩說謊一次就夠了,怎麼可以說兩次?」建議抽換。
課文描繪孩童在湖中嬉戲,引用老殘遊記「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意境,審定委員認為老殘遊記寫的是大湖,視覺受阻,看到三面柳很合理。但課本寫的是小湖,理應一眼望盡,建議改成「四面荷花四面柳」。
有審定委員甚至連插圖都挑剔。某年級音樂課本第一次被退件理由是「月亮畫太大,與其他物件的比例不符」,修改後又挑剔「月亮顏色太濃,月暈又太淡。」
還有插圖畫孩子快樂跳繩,被質疑「小孩跳繩很累,怎麼可能邊跳邊笑?」修改後又因「嘴巴還是笑得太開」被刁難。更有「河的水流看起來往東,怎麼船頭位置在西邊?」諸多理由讓編寫者無所適從。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海牛」爆紅 觀光團倍增 (彰化)

 
國光石化不來,彰化縣芳苑鄉廿六頭耕蚵田的「海牛」成為觀光明星,居民以牛車載運觀光客到海邊體驗溼地,去年有一百五十團報名,今年倍增,蚵農還自組「牛車班」,在採蚵之餘支援觀光的需求。
海牛耕蚵田的傳統,在芳苑鄉普天宮一帶已有上百年歷史,隨著柴油三輪車興起而沒落,但仍有上了年紀的蚵農習慣駛牛車出海,當地現有廿六隻被喻為「末代武士」的海牛。
國光石化抗爭運動讓海牛「鹹魚大翻身」,躍上BBC國際新聞網站,還成為偶像劇取景的畫面。事實上,坐牛車出海到蚵田觀光並非現在才有,當地(番挖六十一號)社區文化工作者魏清水十年前就開始推動,他與養牛人家結為夥伴關係,一次出海約二至三小時,老農可獲一千六百元的車馬費,早年不具知名度,一個月能出團五、六次就不錯了。
魏清水表示,他會做總量管制,畢竟老牛僅有廿六頭,他會鼓勵遊客搭配三輪車出海,以獲得更多元化的觀光體驗。芳苑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養牛人家」,來蚵鄉看海牛,不只滿足旅遊的新鮮感,也是尋找古早記憶的方式,海牛的層次應從觀光提升到文化,他建議政府利用普天宮成立「老牛之家」,把海牛當作文化資產來營造。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大安五六洋房 變妝粉樂町 (台北)


「大安五六」紅磚洋房坐落在台北市東區太平洋SOGO百貨後方,半世紀來披著神秘面紗,老屋即將改建,先變身藝術展間對外開放;客廳鋪著三千支電子表編織的地毯、小小人國的書房世界、浴室牆面開出面膜花等,宛如走進愛麗絲夢境般。
大安路一段五十六號的「大安五六」民宅,紅磚洋房搭配白色鍛鐵雕花欄杆,兩層樓建築、八房兩廳,過去是醫生住家。今年老宅易主,買主為富邦集團,配合正在舉辦的「粉樂町當代藝術展」,首度對外開放。
十四位藝術家利用房子內外展示設計,從隔間、壁紙及各角落遺留的藥袋、看病筆記等仍可看出老房子的前身,也形成有趣互動。
一樓大廳,壁爐前彩色地毯是藝術家海蒂以三千支電子表編織而成,隨著不同整點時間響起此起彼落的「數位交響樂」。池田朗子利用雕刻方式在平面雜誌上製造出立體人物,彷彿小小人國世界在書房產生;宇治野宗輝則將廢棄的果汁機、電鑽、吉他、唱盤等重新組合成「全自動樂團」。
康雅筑以羊毛氈打造縮小版的「大安五六」洋房,利用羊毛柔軟材質詮釋「家」的感覺。連結室內與室外的通道,則是戴翰泓利用隔間打造的全新空間,彷彿穿越時光之門,走向另個異次元空間。大庭院則擺著「愛麗絲的大甜甜圈」裝置。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天空之橋售票喊停 (南投)


號稱全國最長的梯子吊橋─南投市天空之橋首日開放,截至下午四時已售出七千五百張門票,超過園區負荷量,於是售票喊停,並讓持票遊客在天雨前走完行程,一整天下來只見亂和擠,民眾擔憂缺乏配套下,人潮能維持多久。
吊橋上每次只能承載一百五十人,惟昨人數計次器凸槌,一直無法正確顯示,加上吊橋兩邊都可以進出,還有遊客在橋面上來回走,保全人員只好目視管控。儘管縣府在管理規則中要求吊橋上禁止撐傘、抽菸,以免遭山谷風吹發生危險,但仍有部分遊客我行我素,也有遊客帶著愛犬在吊橋上溜達,保全人員一面管制進出,一面又得掌控橋上安全。
南投市陶藝家林永勝指出,園區腹地小沒有停車場、廁所少且臭,入口兩旁道路都是攤販,甚至還有趕工搭建的鐵皮屋,這樣的景致很難想像是國家級風景區。
副縣長陳志清表示,攤販、停車兩大問題一定要在試營運一個月後提出改善措施,週邊景點的導覽圖、天空之橋命名由來等,都要儘速印製,透過故事行銷。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0720

威力彩 霧裡看花 尹恩惠 童玩節 倖田來未 微笑天梯 兒童藝術節 古力娜扎 黑暗騎士 佐佐木希 劉香慈 孟耿如 容祖兒 微電影 雞排妹 樂舞節 大元 剩女

留下精彩故事 為自己出書


城邦原創推動「為自己出一本書」計畫,降低出版標準,鼓勵寫手將作品出版。可以選擇電子書、少量印刷,甚至實體書等方式,一圓作家夢。
九天民俗技藝團團長許振榮表示,九天至各地演出,希望透過與觀賞表演的阿公阿婆聊天,紀錄他們的言談,結合老人的智慧與年輕人的活力,讓「10萬老人留下智慧名言」。
城邦集團董事長何飛鵬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出一本書,「書是傳承知識、推動文明進步的原動力」,他更鼓勵每個人「不但為自己出書,更是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別人。
太陽馬戲團陳星合想為「勇敢做夢」寫一本書。他說,17歲第一次看到太陽馬戲團影帶,便希望能入團,一等就是10年,終於在2010年圓夢。他即將出版「世界在指尖上跳動—太陽馬戲團陳星合」,紀錄他的故事。
王品集團也積極響應,董事長戴勝益鼓勵員工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出一本書,他說:「每個人都會變老,需要一本書留下來,證明自己曾經英勇、有智慧過。」不然,老了就只是個老頭子。
「為自己出一本書」計畫,提供所有「有故事的人」在網站上投遞作品,經過專業編輯協助、出版形式確認,以電子書、限量印刷(POD,Print on Demand)和出版社三種出版方式。
「這個點子其實是胡適想出來的。」何飛鵬的靈感來自胡適「四十自述」:「我們拋出幾塊磚瓦,只是希望能引出許多塊美玉來。」他希望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

明道大學設書法博士班 (台北)


明道大學獲教育部核准通過設立國學研究所博士班,為全國第一所書法博士班,明年開始招生,強調以書法為主軸,拓及思想義理、經典文學研究。學者認為,相較於日本、中國大陸和韓國,早已在大學成立書法學士或碩博士班,台灣起步慢了,政府應更重視。
明道大學校長陳世雄表示,國學所歷經三年申請才獲准,原先教育部擔心書法博士班畢業生的前景,但校方認為,畢業生的作品均是文創產業的一環,具有價值。
明道大學國學所所長羅文玲表示,已成立七年的碩士班,約六成學生是中小學老師、校長等在職人士,學成後不少人積極推廣書法教育。博士班第一年招收三人,第二年後增加為五人。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蒙娜麗莎》骸骨現身


十六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名畫《蒙娜麗莎》,至今仍有許多人揣測畫中女子的身分。考古學家聲稱,他們在意大利佛羅倫斯一間女修道院地底挖出一副人類骸骨,可能是當年為達文西充當模特兒的女郎麗莎蓋拉爾迪尼 (Lisa Gherardini) 。
去年在同一地點,也有一個女性頭骨出土,考古學家也懷疑屬於麗莎,相信今次挖出的骸骨就是《蒙娜麗莎》女主角真身,與頭骨同屬一人。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絲綢富商德爾焦孔多 (Francesco del Giocondo) 的妻子,而《蒙娜麗莎》在意大利有另一個名字叫《La Gioconda》,令大部分現代歷史學家都同意,畫中女郎就是嫁給德爾焦孔多的麗莎。德爾焦孔多死後,麗莎成為修女,並於 1542 年 7 月 15 日去世,終年 63 歲。
考古學家去年開始,在已廢置的聖烏蘇拉女修道院遺址挖掘,發現一個密室,相信就是麗莎安息之所,繼而掘出一個女性人類頭骨,以及骨頭碎片。由於缺乏經費,被逼停止挖掘,至上月才恢復,到本周再發現更多更完整的人類骸骨。
他們已經把骸骨送往化驗,以確定是否與去年發現的頭骨匹配。科學家也會進行 DNA 測試分析,比對麗莎兩名孩子的遺骸 DNA ,確定骸骨是否屬於麗莎。一旦確定,科學家便會利用現代科技,還原她的容貌,與畫中的蒙娜麗莎作比較。
達文西 1503 或 1504 年創作《蒙娜麗莎》,約於 1519 年完成,隨即移居法國,不久便死去。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奧古堡地窖埋15世紀女內衣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套鑲有花邊的亞麻內衣,比大家以為存在的女性內衣早了好幾百年。它自15世紀以來,一直放置在一座奧地利古堡地板底下的地窖。
儘管布料磨損,這套內衣褲很像今日流行的細帶比基尼內褲,有合身罩杯與像今日胸罩的精美肩帶。
雖然已知中世紀男子會穿像今日短褲的貼身衣物,不過大家都以為女人只穿襯衣或無袖寬鬆內衣。直到18世紀晚期才有女用短襯褲。普遍以為內衣是更現代的發明,直到約100年前才出現。
倫敦博物館時裝館長戴維森(Hilary Davidson)說,這項發現「完全重寫」時裝歷史。「之前沒有出現像是這樣的東西。」她認為,英國中世紀女性穿類似的東西,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套內衣褲是人們最近對奧地利東提洛爾邦(East Tyrol)的蘭恩柏格城堡(Lengberg Castle)進行翻修時,與近3000件衣物一起發現的。據信是在古堡1480年擴建時埋在地窖下,特別乾燥的狀況讓脆弱的衣物在幾百年間不會腐壞。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蔣勳談美學 視障族開「眼界」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閉上眼,因為眼睛常成為其他器官最大障礙,愛一個人的時候,當你依靠他、擁抱或牽他的手,如果眼睛睜得大大的,對方體溫細緻的變化,怎感覺得到?」蔣勳為50名視障朋友開「眼界」談美學。
蔣勳透露,當台北讓他安靜不下來,就到太魯閣去聽立霧溪的水聲,曲折溪水切割出峽谷,碰撞石壁落地擦出的聲音,和塞納河、黃河的水聲都不一樣,是最美的聲音。「你們的手,一定比我能觸摸石頭被三億年溪水沖出的紋理!」
蔣勳曾在圖書館見視障者讀點字書,「每根滑動的手指,好像都是他的眼睛,如果要我用手指讀書,我才是個障礙者!」蔣勳認為,兩千年前老子所言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才是真正的障礙。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小雜誌新浪潮 小我精神出頭

出版界有句玩笑話:「想讓人破產,就讓他辦雜誌。」但今年光是春天,就有《小日子》、《練習》、《SOUL》、《gigs》、《短篇小說》五本「小雜誌」創刊,靠著小主題、小組織、小發行,銷售突破十二萬冊,創下非主流雜誌銷售奇蹟,也顛覆傳統出版思維。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空中英語教室總經理洪善群指出,台灣出版市場每年有千餘種雜誌流通,「小而美」的個人主題雜誌近年明顯增加,快速縮短與主流媒體的距離。
米白色調的《小日子享生活誌》格外素簡、吸睛,創刊號寫著:「所謂的『小』,是相對於台灣社會熱切追求的『大』。其實大不一定最好,微小的幸福更具體,真誠的創作才動人。」宣告「小我浪潮來了。」
總編輯黃威融指出,小雜誌只論小我生活,《小日子》不用銅版紙印刷、不求亮麗顏色,卻清楚呈現風格生活。「外界原本認為《小日子》是適合文藝青年的雜誌。」我城文化總經理林正文笑說:「沒想到,從學校老師、家庭主婦到民宿老闆等都寫信來,謝謝《小日子》帶來『平凡的快樂』。」
《練習》試刊號則主打「練習一個人」,正中小資男女的心情。作家駱以軍與歌手陳綺貞對談「一個人的創作時光」,還有單身旅行、逛賣場,也貼心介紹友善單身者的餐廳。自轉星球總編輯黃俊隆笑說:「《練習》希望自在、小我一點,而不是盲目追隨社會價值觀中的成功。」
通路銷售報表也清楚看出小雜誌的風潮,以誠品為例,比較其他同類型運動雜誌,《SOUL運動誌》四月號銷量多出六成;《gigs搖滾誌》創刊號是當月音樂類雜誌銷售冠軍。博客來分析,小雜誌不一本正經談人生展望或時事趨勢,只求一般人都能理解的生活態度,吸引讀者目光。神原意念發行人詹偉雄指出,因為小,實驗性質高、能靈活順著讀者回響改變,出刊頻率、內容走向隨時都可調整,「真的做不來,或者讀者不喜歡,隨時可以換其他主題」。
身兼《SOUL》、《gigs》與《短篇小說》雜誌發行人,詹偉雄指出台灣社會日漸走向個體化,「我為什麼要跟其他人一樣?我幹嘛那麼成功?小雜誌切入個體化社會,在亟欲尋找自我的讀者中找到了共鳴。」
洪善群也認為,當經濟與環境到達一定程度,讀者就會開始關心「個人」與「生活」,網路社群興起後,生活議題容易帶動共鳴與流行,精緻深入提供讀者需要的內容已成為時髦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