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到台灣股票博物館… 看股票

【聯合晚報】
台灣股票市場走過半世紀,從一開始,投資人買股票就像買郵票一樣,是實體的紙本,上面有投資公司的名稱與面額,隨著發行量擴大,也就採集中保管制度,由臺灣集保結算所保管,雖有實體,但都放在庫房裡。
近年來,隨電腦資訊化普及,為響應政府政策,在環保及效率的考量下,推動股票無實體,也就是無紙化,於民國100年完成,庫房中的「股票」變成廢紙,而為紀念臺灣股票的發展歷史,去年由集保結算所規劃的國內首家「股票博物館」已開幕,成為亞洲繼大陸、韓國之後的第三家,扮演見證臺灣股票歷史的最重要角色。

5個展廳  走入股票時光隧道
設計者從股票的概念以及歷史作為源起,希望透過色彩及動線的規劃,讓了解或完全不懂股票的人,可以快速進入這條「時光隧道」。
以入口處股票博物館的英文LOGO為例,「STOCK」5個英文單字,有不同的色彩及花紋,都是過去股票上出現過的,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面額,像面額1萬股是用紫色,1000股用紅色,取自「萬紫千紅」的典故,方便記憶,也加入了美感。
館內共分5個展廳,「時光隧道」長廊是「序」廳,快速介紹股票是什麼?走過長廊,則以「啟承轉合」為4個廳名,透過視覺及互動劇場的方式,依序介紹從早期到近代的股票發展歷程,在亞洲三大股票博物館中,屬於與參觀者「互動」最多且最「動態」的展館。

收藏台灣、中國、世界第一張股票
「啟」廳中有世界、中國、臺灣首張股票的介紹,全世界第一張股票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可以了解股票發行的背景,及對全世界的影響;而中國最早的股票是「開平礦物局」發行,距今已逾140年,真品由上海歷道證券博物館珍藏。
「承」廳介紹臺灣影響最深遠的一次股票發行及臺灣經濟成長與股票發展脈絡,廳頂設計以中國古錢幣設計,象徵財源廣進,錢幣周圍的12道光芒,也是用股票的6種原色所呈現。而如果想一嚐民國78 年股市上萬點、股票淹腳目的盛況,在廳中也有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轉」廳則透過互動劇場與參觀者一同進入股票演進的時光機,將過去股票保存不易,容易遭竊的場景搬到館中,進人股票集中保管時代,股票的管理又呈現何種景像,都可互動。
「合」廳則介紹後股票時代的集中保管流程,將集保的入庫「刷條碼」過程,以及存放在比人還高大的保管箱都實景搬入,庫房6層鐵板及防火設備更是實地呈現。
參觀者若想要有一張個人化的股票,博物館也有印製服務,全部免費。
博物館同時有金融教育傳承使命,解說人員都是大專院校財金相關系所學生,集保董事長丁克華表示,藉由股票博物館展示文物及臺灣經濟發展脈絡之說明,將學校所學之理論與實務結合,達到推廣金融知識及教育之目的,又可增加進入職場前之工作歷練。

沒有留言: